分节阅读 131(1 / 2)

d指币,物资方面白明修是不太担心,他是可以兑换大量的黄金作为工资发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可持续性的,黄金发完了还是什么都没有,再者造成金价暴跌也不是好事。

“唉,这也算是甜蜜的烦恼了,毕竟我这31个师大明复国军,都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思想上也非常可靠,尽管没有啥生产技能,但是可以培训嘛。现在要带动大明快速进入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也是少不了这些人的带动的。”

这么考虑了一下,白明修就变得安慰了许多。

他思考着的时候,前方传来了零星的枪炮声,原来是明军已经开始发动了攻城。比起在副本里的大阵仗,攻打京师就变得有一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了。明军不过拉了六门大炮轰了轰,士兵们打了打枪,城防就陷入崩溃,明军士兵就驾着攻城工具上了城,成功拿下了广渠门。而另一路人马则向北,攻下了东直门和朝阳门,最后一路则从北面打下了德胜门和安定门。

白明修还派出了大批骑兵,在城北和城西进行活动,拦截一切企图逃亡的满清贵族。

永历十七年的夏末,大明太子监国进京。

如今的北京城,比当初顺军入京或清军入京的时候更为诡异。诡异之处在,外城的汉人百姓们,只是紧闭门户,但是却内心期盼大明回来;而内城的满人拼了命地想要逃出去。

皇城北安门,孝庄完全是一副农妇的打扮,甚至为了逼真,脸上还涂抹了一些泥灰,背着一个小包袱。鞑子小皇帝玄烨也脱掉了龙袍,穿着一件甚至还打着补丁的破衣服。单是从这些东西上就能看得出,为了出逃,清廷早有准备。

“明军攻城太快了,原想趁夜离开京师,却不想今日明军便已攻城,而且禁旅八旗,居然如此不堪大用”孝庄面容阴沉地说道。

玄烨也十分惊慌,但是却有一种少年故作老成的伪装镇定,他反倒是安慰祖母道“皇祖母,待之后,孙儿必整顿军伍,重夺江山”

原本孝庄看到玄烨如此有志向,本该是老怀大慰的,可现在的孝庄却直白地道“这中原,我们大约是回不来了,不过大清却是没那么容易亡的,在关外、在蒙古,仍是我们的天下,女真人不畏严寒、不畏野兽,在白山黑水活了这么多代,一定还会继续活下去的。”

孝庄是非常明白的,现在他们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满洲这个民族还能够存续下去。她无法想象,那对满洲人深恶痛绝的南明太子入城之后会怎样屠戮满洲人尽管白明修的手段也就算他们曾经对汉人犯下罪行的零头。

如果是从容“北狩”,孝庄和玄烨尚可有大队侍卫和兵马的随从,但是现在明军已经杀入城中,甚至马上就可能攻入皇城,孝庄和玄烨要逃走,就不能留下太大的目标。他们只能化妆成逃难的老百姓,只留下几个随从,只待出了城之后,再联系之前派出城的费扬古等清军,护送他们前往张家口。

为了让整个逃亡计划周密,虽然孝庄和玄烨祖孙的队伍只有几人,不过却要装作不认识,而分散在周围的,还有其他化妆成逃难群众的侍卫。他们的计划就是假装逃出城的百姓,像一滴水混在河海中,自然就不会被发现。

孝庄告诫玄烨道“不要说话,不要显出你的身份,平时你身边那些小太监是什么样的,你就学。”

“省得了,皇祖母。”

孝庄拍了他一下,“叫奶奶。”

就在他们出了北安门,经崇国寺,准备逃出城外的时候,玄烨说自己有些渴了。即便玄烨号称从小习武,但究竟还是一个养尊处优的深宫幼君,特别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中是非常容易疲倦的。

一个老太监颤巍巍地端着水壶,对玄烨说道“小主子,您喝。”

玄烨接过水壶,咕嘟咕嘟喝起来。

他刚喝几口,突然将水壶抛在地上,叫道“这水怎么滋味怪怪的”

那老太监脸色一变,居然从袖中抖出了一把匕首,一刀边刺在了小皇帝的脖子上

“鞑子杂家潜伏深宫大内二十年,终于等来这一天了好叫你们知道,杂家张魁振,东厂无名之辈,今日刺鞑,一快平生,哈哈哈哈太子会把你们全都杀光的”

玄烨倒在地上捂着自己的脖子,血箭飞射出来,场面极为吓人。

孝庄看到这一幕,差一点昏倒过去,随着他们的侍卫也根本想不到,跟着他们的老太监,居然是从明宫就潜藏下来的人。

南明日不落

291 内城

明军终于大队的进城了,城内的抵抗已经非常微弱,尤其是外城,街道上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清军士兵想要凭借街垒跟明军打巷战。通州一败,他们就知道要完了,更不要说城外突然出现了几十万的明军。

白明修令明军各自占据城内主要地点,并且亲自带领兵马进入内城,清剿最后的清军。相比起外城,内城就是完全另一番情况了。

根本形不成组织的旗人绝望地用烧火棍一样的鸟铳,甚至有些根本就是拿着竹竿之类的东西,抗拒着明军的到来。

“挡住他们,不要让他们进来”一个个院子里,旗人们奋力地挡住大门,做着徒劳的抵抗。

几个旗丁甚至抬了水缸抵在了大门口,聚在院子里,紧张地抱着火绳枪,内院之中,没有来得及撤走的妇孺们则抱在一团,哭泣着。

他们没有想到,之前许多京城百姓的遭遇会轮到他们的头上。

院子之外,李万交代着手下的士兵们“每一座宅子、每一个院子,都要给我肃清,这内城里住的都是旗人,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蓄意要违抗我大明,到时候造成了我军弟兄的死伤要算谁的”

士兵们一听都觉得很有道理,遂以班为单位,挨家挨户地开始做肃清。

名义确实是没问题,但实际上大明复国军执行的却是白明修要对鞑子的驱逐政策。青壮年的,一律以反抗大明的罪行进行处决;老弱妇孺则直接抓捕起来,随后送去大沽装船,爪哇是非常适合他们的新家。

“里面的鞑子给我听着,恶意抗拒我大明复国军是重罪,如果你们再不打开大门,我们将进行强攻,到时候造成不必要的死伤,责任在你们自己”李万吆喝着。

里面的人倒也是清醒“谁信你的鬼话你们就是要把我们旗人杀绝。”

李万叹了口气,说道“居然这么理智,那就没办法了。”

他挥了挥手,旁边的士兵直接拉了一颗手雷,隔着院墙给丢了进去。

轰的一声炸响,里面的人也炸了锅“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不要再扔那掌心雷了”

这边的大明复国军士兵却已经通过他们的声音辨认出了大致的位置,然后选择了另一个方向,规避可能的攻击,两个士兵站在墙根地下作为垫脚,其他士兵助跑踩上去,直接翻越了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