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8(2 / 2)

负责会场的公务接待人员倒是脾气很温和,他对黄宗羲解释道:“黄参议,我朝推行新礼节、新文明,包括这共和院大议都是新设之事,还需多多适应和调节。再者,陛下开共和院大议,为的是向参议们讲陈国朝政务,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以实现以民为本,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为了拘泥礼节文法的。”

他这话虽然口气很软,但是内容却是很刚,黄宗羲也跟他辩不过,只能与其他人一道坐了下来。

理政院的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各部会尚书此时出席,参议们起身,表示尊重。

最后登场的自然是白明修,今天的白明修打扮仍旧很公务,一身玄色加龙纹绣饰的立领正装,他走进场内之后,快步来到了自己位置。毕竟他还是皇帝,所以他是坐龙椅的,而且是坐在理政院大臣们的后面。

也不怪黄宗羲们不满,按照白明修的想法设计的会场,从礼法上来说,真的是一团糟的。

参议们包括大臣们都向白明修鞠躬行礼,白明修轻轻点头算是回礼,扬声道:“众卿免礼,请入座。”

大议的主持人是首相唐北庐,他手里拿着讲话的稿子,基本上都是已经确定的说辞,没有太多套话,也没有什么歌功颂德的话,基本上就是讲一讲共和院大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大家要怎么进行工作。

“下面,由总理大臣唐北庐为大明皇帝陛下与共和院进行大明理政院去年的工作报告。”

这是一份相当长的报告,唐北庐光读稿子基本上就读了两个多小时。不过实际上,为了大议的正常举行,这份报告其实在各位参议来到顺天府的时候,就已经发到了他们的手中。

报告基本上分几大部分,一是收复国土、重建大明的工作,二是国家经济建设,三是科教文卫工作,这一部分其实能讲的并不多,四是国防外交,依次进展。

整个报告都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叙述的,所以没有太多难度。实际提交到各位参议手中的报告,还有大量的支撑性的文献材料、图表等资料进行辅助。

白明修是老神在在地望着下面正在认真听取工作报告的参议们,他通过这些人的表情,大约能够看得出,其实这些人绝大多数听报告就跟听天书一样,尽管这份报告已经在他的授意下尽可能写得通俗易懂,但是理政院有着大量系统人才和澳洲人才,整体工作方式和效率都是非常现代的,工作精神和理念也都很现代,很多东西都跟这个时代普通人所能认知的东西非常迥异。

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一词,在后世基本上是个人都知道是经济的主要指标,但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参议是不知道提这个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

乃至于白明修看到越来越多的参议脑门上汗越来越多。

“看起来这个共和院大议还得需要个几年培养,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原本的精神和意义。”白明修心态倒是不错,他搞出这么个东西,真的不是为了走形式,而是想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有效地吸取民间关注和需要改善的东西。

理政院工作报告结束之后,再讲的就是下一年度理政院的工作计划和预算了。共和院是没有权力去审批和通过预算的,所以对于理政院的财年预算,他们就是看看,顺带提提意见。

而真正让白明修无比重视的,其实是大明的“一五计划”。

基本上摆在每一个参议案头的,是快要赶上字典那么厚的一份计划书,包罗万象,零零总总。

黄宗羲在接到这东西时,都感觉震惊不已,他甚至听到了那个刘献芝在抱怨:“我的老天爷,这东西怎么能看得完”

只听台上的唐北庐发言道:“一五计划,是我大明发展社会和经济的重要纲领,是使大明超越历代王朝,带领华夏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的伟大尝试。在一五计划中,我们涵盖了几乎大明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农工商的生产,到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的大型工业企业的设置和扩张,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和发展,补充大明国民经济范畴,乃至全面普及教育、和全民扫盲,全国范围内建立居民可使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设施,建立全国基本的养老和照顾残障的系统,继续发展大明特色文化,和将大明的影响力进一步向全世界发扬。从前的王朝们,不具备如今大明的实力和组织力,所以他们能做的事情,可能只有大明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大明将利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实力,努力打造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工者有其职,商者有其业,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安定、祥和与富强的国度”

355 一五计划上

共和院大议的召开,几乎在各府县都非常受关注。这是大明在治政方面的新尝试,而且体现了大明皇帝朱慈煊真正以民为本、爱民如子的心态,虽然百姓们对于多出来的共和院尚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是共和院大议上要披露的各种信息,对于骨子里就非常关心时事的国人,还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早在光复皇帝登基的时候,他就亲自在大明日报上发文什么是大明应该完成的任务,中写道:“我们完成了复国,将鞑虏赶出了中原,报了上百万同胞生灵涂炭的血仇。但是这只不过是作为大明皇室子孙,作为守护华夏文明的代表应该做的事情。当朕坐在顺天府太平宫之中,一个人进行思考的时候,都不曾敢忘,光复中华绝不是朕作为大明皇帝的功绩,而是功绩的基础和开始。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惠及黎民众生,让大明强大繁荣,不再出现外族凌辱,乃至杜绝王朝兴替引发的动乱这样的事情。那么答案就很简单了,只要人民安居乐业,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就能实现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一波又一波白明修进行的舆论准备,马恩和王夫之这一批启蒙思想家不断地锤炼着新的思想,这些都给白明修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姓们,乃至传统的知识分子都开始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南明能够复国,是因为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便能够有更充分的后勤补给,有强大的武器装备。而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就是发达的科技,这一切来源于知识的学习传播,也来源于产业的实践。

方法论一旦明确之后,凭借着大明庞大的文人阶层,很快地就能跟上形势。

近几日的报纸,基本上一送到报摊,就会被蜂拥而来的民众抢购。甚至许多人都不怎么认识字,但是报纸几文钱一份也很便宜,也不知道谁开始传的,这种大事的报纸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以后传世了,是能卖钱的。加上现在家家户户的小孩基本都要去上学了,就算自己看不懂,家里也有人能看得懂了。

上海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周从文看着外面报摊被疯抢的样子,也是摇摇头。他现在是不自己买报了,因为图书馆是各类报纸都要订的,他是直接在图书管里看报。

今日的大明日报是加厚的,印制了大量有关一五计划的内容。周从文对此很感兴趣,赶忙摊开报纸来细细研读。

“小周,在呢。”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