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顺利通过,记忆内容多是一方面,而且论述的方法还必须很严谨,还必须符合时下的方法。其实某种程度上,应试就是一种八股,乱答是不可能有分的。相反,理化生三门对于大多数士子而言很陌生,但是内容却很直接,公式、原理、推论之类,基本理解了就会使用,本身这个时代的理科也没有多么深奥,结果考生们之前得到的真题,只要会,基本上都能取得高分。
于是这便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能参加高考的,都是九门课程全部经过高中结业考试拿到毕业证的考生,而这些考生却有六到七成选择了理科作为选考,因为他们有信心拿到更多的分数。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是来自白明修和大明教育官僚系统的有意引导,创办大学之后如果大家一股脑地去学社会科学,那就很失败了,在这个阶段自然科学当然要放在比较优先的位置上。所以,文科难理科易,从程序上创造出更多学习理科的人,并且让他们更容易录取,进入到大学中,学习相关的知识,被培养成理工人才。
白明修提了提自己的笔袋,走进了考场。虽说自己参加高考乃至上大学,作秀的成分是更大的,但是白明修仍旧是有考试紧张的症状。他前世是个文科生,这一辈子却必须考理科,他早已选好了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他准备报考明华大学的机械系,虽然他完全不可能有机会去实践这些知识和技能了,但是他能做出表率,就非常关键了。
试想一位皇帝是机械系毕业的,是理工科的学生,自然会引动更多的学子投身在这个领域。
为此,白明修还真的正儿八经地花了一些实践去复习,好在考试的内容不特别深,而且出题都比较容易,对于刚接触这些学科的人来说,恐怕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对于白明修毕竟接受过21世纪教育的人,还是很轻松的。
坐在一共三十多人的考场里,白明修无视了监考和考生们的瞩目,非常从容地答题、交卷。四科全都考完之后,白明修还有点飘了,寻思着:“说不定能考一个顺天府状元出来”
385 巨龙在东方
事实证明,皇帝陛下想多了。他尽管有着21世纪穿越者的优势,但是他没有把考试和学习太当回事,而中国自古就不缺努力的读书人。
放榜的时候白明修一瞧,别说状元,探花都没有拿到,他的成绩是顺天府第九名,堪堪保持在了10名之内,没有太丢人。
“这尼玛算是倒退了吧,我前世参加高考,全市几万考生我都考到前十,现在三百人考生我还是前十,这个有点”白明修也就是自嘲了一瞬间,很快就不把这个当回事了。
头10名的分数差距并不大,而且因为自选科目不同,其实可比性也不高。
虽然他一个皇帝只考了第九,但看榜的学子和吃瓜百姓们还是觉得皇帝很厉害了。毕竟皇帝是日理万机,而且还是个16岁的少年人,能够行军打仗、治国理政的一边还考一个第九名,算是非常不易了。
报考学校的时候,白明修按照计划填了明华大学的工程学院的机械系,这个消息也由大明日报披露出来了,不过该填报志愿的考生们,在这一天也都填报完成了。
大明首次高考的录取率其实是非常高的,毕竟全国报考人数都没有达到5万人,还好大学也少,不然也不太够分的。整体录取率为78,也就是说大多数取得高中毕业证的人考生是能够上大学的。白明修不希望在这个阶段直接封杀很多有能力的学子上大学的渠道,当未来考生数目多了之后,他会自然的调整录取率,确保大学教育录取的都是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同时毕业也是放出来比较优秀的人才。
白明修对于大明的未来还是非常看好的,毕竟对教育的重视和民族的努力程度上,整个星球几乎没有什么民族可以跟华夏民族媲美。虽然现在学子们接触的是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但是从现在来看,只要学习他们还是非常容易赶上,并且进步的。
让白明修真正在意的是,今后掌握了科学和新知识的明人要进行更多的原创性的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拷贝白明修从系统中带出来的这些东西。
甲申之变的这场乱世,某种意义上也打破了明人对于世界对于传统的认知,南明的再起是靠着船坚炮利,是靠着商贸与科技,这个范例让一些开眼的明人认识到了想要让国家长时间昌盛,必须要开国,必须要钻研科学知识和普及工业化。
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白明修对此很明白。明人却并没有太多的认知,他们仍旧持有自己领先世界,并且无上尊贵的意识。而大明的先进,也其实被许许多多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并深深折服和震慑于无敌大明。
顺天府外城使馆区,一片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出来作为各国使馆的地区,这一带倒也是有一些百姓的居住,现在已经陆续有了一些外国的使馆。
英国外交官丹尼尔哈维努力地挺直自己的腰背,让自己显得不比面前的那位大明礼部侍郎个头低。他自己在英国人中算是中等身材,而此时的欧洲人基本上是不如明人高大的。
哈维觉得自己的穿着已经是非常华丽了,可是对方的一身正装看上去更为得体,让哈维觉得十分羡慕。自从来到了这个国家之后,哈维便变得有些柠檬精了。
这是多么庞大、壮美而又富饶的国家,他经过了许多的都市,虽然在建筑上看上去与欧洲国家绝不相似,但是延绵的城镇让他认识到这个国家有多么庞大和多少人口。他乘坐船只在海上航行了一周多,经过的海岸线全部都是这个国家的土地,而且栖居着百姓,都没有什么无人居住的地方。
在他从英格兰出发之前,英国宰相爱德华海德曾经对他说,让他好好收集一下这个东方国家的情报,探听虚实,为了英格兰在东方的扩张创造条件。如果有机会的话,英国皇家海军可以派遣一支十条船的强大舰队,几百名战士来到东方,占领他们最富饶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