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8(2 / 2)

白明修在日本这边本来没有考虑放下太多的本钱,大明现阶段的一切对外行动,规模都是有限制的,用一句另一位面流行的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大明不会将自己拖累在没有足够产出、耗费大量军资和人力的地方。

其实历代华夏王朝在对外战争上遭诟病,一大理由就是因为战争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了太大的负担。

说什么白明修都不会重蹈覆辙,而是仅以小规模的战斗,或者让战争对大明来说足够有获利空间。

某种意义上,对日的军事行动对大明来说短期内是有伤的,因为中日贸易还是比较有收益的,一旦两国发生战争,贸易行为肯定受到阻碍,伤害大明的海贸。不过大明做生意的对象很多,本身本国消化工业生产力的消费也愈发可观,对欧洲各国打开供应大门,也能逐渐推高自己的贸易总额,所以少一个穷不拉叽的日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东瀛宣抚司,本质上也就是郑家会承担这个东瀛藩军第一旅的经费,郑成功知道现在的宣抚司养得起这么些人,但是如果频繁使用,恐怕就会捉襟见肘了。

宣抚使钱王孙便给郑成功提了一个建议。

“瀛王殿下,我东瀛宣抚司如今已有数千精兵,经费充足,如考虑图谋日本的大计,当彻底摧毁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框架,一方面在九州建立我宣抚司直辖领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大力促进海洋贸易,以增强我宣抚司的税收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不论是幕府,还是京都的天皇,这些代表了日本旧势力的东西,都必须统统剪除。所以,下官建议,我东瀛藩军应当进行一次讨伐,从九州出兵,一路进入本州岛,将天皇俘获并取缔,抓捕所谓天皇皇室成员,同时彻底消灭位于关东的德川家势力,至少在名义上压服日本诸路大名,最起码在名义上,让这些大明承认是受宣抚司的任命,是隶属于我大明的。接下来,王爷可以慢慢去瓦解日本,最终让日本彻底融入我大明。”

郑成功听后也是点了点头,他道:“当年吴敏在缅甸几乎以一己之力便扭转缅甸局面,拉拢新贵和下层民众势力,今日在日本只觉要想直接发动日本的贫农来推翻武士们的统治,却是各种困难的。”

钱王孙笑道:“不难,在宣抚司直辖地上,我们搞改革,逐渐就会挤垮武家的力量,当社会矛盾越发尖锐的时候,下层民众自然知道该走什么样的路,该反对什么人,那个时候宣抚司彻底统治日本,都会是水到渠成。”

400 公审

蹲在顺天府还等着上大学的白明修,在九月份前夕收到了来自郑成功的计划书。白明修拿着这份计划,也不得不为这位国姓爷喝彩。简单的一份作战计划,兵部有一大堆参谋可以拟,大明现在不缺这方面的人才,而且仰仗庞大的军事技术优势和国力优势,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什么真正的敌人了。但真正令白明修看重的,还是一整套的部署,通过军事途径去顺带催动解决政治的问题。

白明修能够想到,这里面恐怕有不少是那位b级政务官钱王孙的想法,不过只要能够成功,那就可以了。

以宣抚司暂时取代幕府,一定程度保留日本的封建格局,制造某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确实是一种格外妙的战略。如果大明贪心,想要掌握日本的每一个封国,每一个町,那对大明东瀛宣抚司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虽然白明修确信不大可能沦为21世纪初期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那种治安战,但总体上肯定社会混乱程度会极大的拖累大明。

反而,在郑成功和钱王孙的计划里,天皇这个本来没什么用的旗帜被彻底扯掉了,宣抚司取代了幕府,大明能够慢慢地渗透进入日本社会,而且对于大明来说比较有价值的贸易还可以继续地维持,大明也不需耗费太大的财力来维持东瀛宣抚司的周转,可谓是一举多得了。

相对地白明修还真的不太担心,郑成功怎么使用五六千人从九州一路打到江户去。

放下手中的文件,白明修瞧了一眼自己的腕表,随口道:“差不多是时候了。”

这时候他的书房门也正好被敲响,外面传来一个声音:“陛下,是时间启程前往大理院参加公审了。”

白明修随手拿起挂在书房衣架上的一件正装外套穿上,叫门外的人进来。

门外是一个中等身材的小伙子,比白明修大一些,肤色略有些发黄,眼珠子倒是很亮。同样穿着正装,他的颧骨很高,但是瞧着并不是那么有侵略性,反而很是低调的样子。

这人叫李柚,供职于司礼监,也是系统雇佣人才,正式的职位当然不是什么大太监,而是机要秘书。作为皇帝,身边就算是没有了宫人,也至少有人帮助他安排行程,进行打理事务什么的。

司礼监现在作为完全的皇室服务机构,除了有专人负责打理皇室资产外,当然也有类似“秉笔太监”这样的角色。而且李柚并不是单纯的一位“皇室服务人员”,他同样是有公务员的身份,在理政院挂着一个顾问的头衔。

白明修是最近才增添了李柚这个专职机要秘书的,之前其实他的很多工作生活都是狮姐,或者是锦衣卫的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