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限制,宣慰司可以容许大地主的存在,陈家在吕宋拥有上千亩的土地,除了农场还有大量的热带种植园,雇佣了不少土人给他们种地,再加上一些小工厂,陈家很自然地成了吕宋首富。
陈士功望着庞大的舰队,欣喜道:“何其壮哉,真想跟着这舰队,一起丈量世界,显我大明天威。”
陈宝泉却当了真,阻止道:“你说什么浑话,父母在,不远游。咱们陈家现在摊子越铺越大,为父还指望你能够为家里分担责任呢。”
陈士功是个听话的儿子,他是长子,从小就被培养作为继承人。他不仅在陈宝泉的指派下念了马尼拉开设的专科学校,而且还准备考取宣慰司的公职人员。
此时,旗舰富强号已经停泊好,白明修控制的舰队司令王开也从船上走下,码头上欢呼声阵阵,还有鞭炮声和各种横幅彩带。
“欢迎您,王开司令。”暂时担任宣慰使的海军军官张凤鸣向白明修敬礼。
“张上校,舰队在马尼拉旗舰多劳您费心。”
“我的职责。”
白明修说道:“一部分商船将会在马尼拉进行贸易,并换购一些马尼拉的产品。”
长时间的航行毕竟太烦了,能够让人感觉到舒适航行的,也就是庞大和豪华如蓬莱仙岛号这样的船,其他船上的人员还是要上岸来进行休息一下的。
马尼拉现在还不算一个非常大的贸易中转地,大明经济部门还是比较有重点发展马尼拉的经济。当地还是以农业为主,出产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华人的大型种植园已经在吕宋各地铺开,除了来自本土的华工,也大量雇佣当地人。特别是在华人建立的种植园村镇取代了当地土人村庄和部落之后,土人都被迫开始融入到宣慰司的华人社会中。尽管华人土人之间也时有冲突,但总体上宣慰司公署讲究法治和规矩,不会明显偏袒华人,而是讲道理。土人给华人种植园主做工,有房子住、有饭吃,虽然他们普遍比较懒,但至少算是劳动力,也比较便宜。
张凤鸣虽然是军人,但是治理能力也不赖。
他笑着为白明修介绍道:“吕宋真是个好地方,虽然夏季也有些台风什么的,但水热充足,作物长得都很好。我们引种了本土的改良稻种,现在已经开始向本土大规模出口粮食了。我们也围绕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建立了相关的产业。特别是椰子,真的是好东西啊。本来是随便一块地都长的东西,咱们开始经营以后,有了产业化和工业化的门路,让椰子一身都变宝。椰子肉不用说,咱们制造椰粉、椰子干都是很好的副食品,本土和外洋都很受欢迎;椰油能够制作香皂,本土大一些洗化品工厂都跟我们订购;椰汁更是好东西,我们正琢磨怎么进行防腐,打造品牌的饮料;椰木质地坚硬,我们现在出口到广东做家具;就算是最不起眼的椰子壳,我们最近刚跟本土的一个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要制作什么活性炭,用来做除臭剂的。”
白明修也是跟着微笑,他毕竟是后世来的,见识比这个时代的人强很多,其实吕宋的产业化之路,都是他当时写的随笔,被手下人拿来之后落到了实处,让这块土地愈加繁荣起来。白明修确定,就吃经济作物种植、加工和整条产业链,就能让吕宋富裕起来,毕竟这里人口还不多。这也是很多大明宣慰司不错的发展之路。
439 吕宋华村
虽然在海上也没有航行多久,但是能够下船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坚实的土地,对于参与环球航行的人们来说,算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大明控制下的马尼拉只比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更加繁荣,甚至城市规模都扩大了三分之一,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着。
一时间三万多人造访马尼拉,使得这个新兴的城市变得更加热闹了起来。
这里面的人大部分没有来过吕宋,都希望在吕宋走走看看,特别是居住在本土的人,总没有尝过这边的椰子、香蕉和芒果之类的水果,既然来此,自然不容错过。
马尼拉的市集这些日子变得十分繁华,各种小摊贩们在叫卖着他们的商品,其中以热带水果和当地的小吃居多。摊贩们一半是华人,一半是土人,还都比较和谐。大明对于自己的宣慰司都是比较宽容的,其他民族的居民也被认可是大明国民的身份,其人身财产的权利都是得到认可的。尽管普遍上,来自大陆的华人们对土人们是有高一头的优越感,但土人们也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华人在吕宋的优势还是体现在经济地位上的,宣慰司正式确立之后,仿照国内的农合,吕宋宣慰司也进行了土地革命,将大片“无主”的土地分给了来此殖民的华人,这些华人必须将户籍迁移到吕宋,才能分地,要不然就会出现家乡分了土地,来到吕宋又得了田的情况。华人们以村镇为单位结成了农业合作社,进行集体生产。由于在吕宋分配的土地面积非常大,寻常人分配几十亩上百亩都很正常,而且土地的状况并不如在本土那样是熟地,很多土地需要很多开垦,又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只能集合去合作社的力量,大家一起进行开垦土地。
而也存在像是陈宝泉这样比较富有的华人,他们直接从宣慰司手上购买大片土地,或者直接在授权下开垦荒地,发展为自己的种植园。这些种植园,一开始基本上都是要请本乡本土的同族或者乡亲,来到吕宋来进行开垦和经营,也要雇佣一些当地的土人。不过这种热带种植园,也是要挂在农合之下的。不过农合基本匀不出劳力来给大种植园主,大种植园主只能花钱去雇佣土人,或者从本土请人。
大部分土人原本的土地,基本还是被宣慰司公署认可的。不过在吕宋,土人的社会结构处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除了一些城市地区,大片的乡村有一种叫做巴朗盖的政治实体,其首领或者酋长就是达图。乡村中的民众对达图有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必须为达图效忠和服务。
西班牙人无力控制广阔的乡村地区,于是就任命达图们为地方行政长官,实施类似包税制的手段,并向达图们分封土地。在另一位面中,这些达图们的权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有些人说菲律宾的政治就是一百多个家族的游戏,这是因为这些家族基本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作为权贵存在了。殖民者要掌控菲律宾,靠得就是这些人。
不过在明人到来之后,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
大明实行宣慰司制度,宣慰司下设府县乡镇,跟本土的省份是一样的。对于管控不到的地区,大明干脆就宣布暂时免税,但是并不承认达图的身份地位,甚至并不承认对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占有。一些达图还被安上了西班牙走狗的身份就给处理掉了。
另一方面,华人移民开始在被清洗的达图土地上,以及新的土地上建设新的村庄、乡镇,这就是在宣慰司直属下的行政单位,也被俗称为“华村”。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无谓华人土人,都被承认身份,有着基本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
早先,一些土人带着恐惧地给农合和华人的雇主种地,华人农民们教他们怎么侍弄庄稼,以及一起种植经济作物,每个月这些土人都能发到粮食以及对他们而言已经算是巨款的资金。他们被许可拥有自己的房屋,甚至他们的小孩也被要求送去华人移民建造的学校中学习华文,可以说居住在华村的土人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
过去在达图的巴朗盖,他们是奴仆,是达图的人形财产,任打任骂,有的时候还会被杀。但来到华村生活,尽管也要付出差不多辛苦的劳动力,但是基本算是能吃饱,而且可以拥有更多的个人财产。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部分生活在巴朗盖的土人就开始向华村出逃,他们往往衣不蔽体地来,祈求华人雇主雇佣他们,然后华人雇主会拿出一张纸,让他们在上面按手印,按下手印之后,他们就是华村农合的合法雇工,受到宣慰司的保护。
反正吕宋宣慰司是不承认达图对这些土人的人身支配的,即便土人达图带领人马上门闹事,农合反而会打回去。甚至事情闹大之后,宣慰司还会请调驻吕宋的海军陆战队出手,直接将闹事达图消灭,将其巴朗盖“收为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