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7(2 / 2)

大明不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不存在要推广世界的宗教,但是任何一个企图控制世界的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精神被其他民族领会,并受到一定的认同。大明是不可能有传教士的,但是大明可以有一群愿意深入世界每个角落去救治百姓的医生。

这也就是明医会的由来。

明医会不是诞生于某个充满仁爱之心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医生的创造,它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一贯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喜欢行一谋十的白明修在某一天决定搞这么一个东西。

尽管没有人知道,但是确实如此。明医会的初衷并不是“救尽天下病痛人”,而是白明修要让一群拥有崇高道德形象、救苦救难的医生们,向全世界输出有关大明正面的东西。

没有什么恩德比活命的恩德更大,而接触明医会的这群“完人”们,不同地区的人们自然能够感受到那种精神力量,中华文化中的仁、大明先进的医疗技术、大明宽容的社会风气,这些东西都会导致这些地方的人充满对大明的美好想象和认可。

大明一方面确实在向世界传递着血与火,但另一方面也会给世界生命的光辉。

实际上,赵青索来到波斯之后,第一个救治的病人还不是普通人,而是阿拔斯二世本人。阿拔斯二世的健康状况已经每况愈下,在历史上他将于1666年死去,从此之后萨非波斯就由盛转衰了,而实际上这位沙阿今年却只有33岁而已。

赵青索只用很简单的抗生素就治好了困扰阿拔斯二世的感染。阿拔斯二世希望封赵青索为宫廷御医,但是被赵青索拒绝了,梁海晟也向这位沙阿解释了赵青索身为明医会医生,希望为广大的病人服务的事实,而大明会保障赵青索的人道主义工作顺利开展,而不是成为只为国王服务的御医。

阿拔斯二世仍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拒绝荣华富贵,而愿意在伊斯法罕的街头开一间不起眼的诊所,每天要给许多人看病,如此操劳。但这样的人在任何文化中都值得尊重,于是阿拔斯二世给了赵青索一个神医的称号,并且派遣波斯的一声跟随着这位中国神医,照顾他在伊斯法罕的生活,并且学习他的医术。

赵青索谢绝了豪华的宅邸奉送,只拿了金银的赏赐建造诊所。在大明环球舰队离开之后,赵青索在波斯生活了十六年,后来又在印度生活了九年,到了他老年的时期才返回大明本土的家乡。波斯人为了纪念这位来自中国的伟大医师,后来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大街的名字被命名为赵青索路,在伊斯法罕最高的医学院的名字以他命名,在波斯和印度,总共有二百多座赵青索的雕像。他的故事甚至还出现在波斯人的中学课本里,后来在评选十七世纪一百名最伟大的人时,他也在其中。

至少现在人们并不清楚他以后取得的成就,他的事情在舰队中传开的时候,还有非常多的人表达不解。尽管明医会的创立是白明修带有政治目的的做法,但白明修仍旧对于这些拥有伟大崇高理念的医生,充满了尊敬。之所以他们能够传播中华文化的高贵之处,盖因他们本身就是伟大的人。

白明修在离开波斯的时候,专门嘱咐了已经留在波斯的领事馆方面一定要善加照料赵青索这样留在波斯的明人。大明未来会拥有数不尽的海外利益,会有成千上万的华人在外工作经商和探访,大明必须拥有一套行之有效并强有力的领事系统来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与历史中的明清皇帝漠视出国求生的华人权益不同,南明视人民即国家,每一个在外的国民受害,就是国家受害,决不能纵容姑息的。

环球舰队离开萨非波斯后就进入了波斯湾,这一地区已经是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不过土耳其人并没有在这里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所以直到大明环球舰队在另一位面中约莫是迪拜的位置登陆,都没有遇到反对的力量。

阿拉伯半岛是一个不毛之地,在石油时代之前是世界上最无可救药的土地之一。这里生活着的阿拉伯人过着游牧和经商的生活,他们驱赶着山羊、骆驼和阿拉伯马,或在绿洲上种植枣椰,因为条件过分恶劣,所以他们必须经常外出进行交易,早就了阿拉伯人闯荡的天性以及善于经商的名声。

这一区域并不是奥斯曼帝国掌控的区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王国,它的左近是奥斯曼帝国的巴格达省,以及阿曼。

白明修对于波斯湾的石油存在着极大的兴趣,这次的环球航行结束后,就会打开电气时代文明的科技树,那个时候大明将是坐在汽车上的国家了,大明必须获得便宜的石油供应。

大明将立足于迪拜这一地区,建立一个据点,在这个时期还仅仅是用于贸易,不过之后大明显然会将自己的地盘扩展到整个波斯湾沿岸地区,扩展到伊拉克。

明军士兵们在迪拜建造了一座简易的码头,以及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加固的堡垒,而白明修放在这里的却并不是一个有编制的明军部队,而是一个百多人的镖团。

465 迪拜

阿拉伯半岛上到处都是游牧的阿拉伯部落,很多性质其实都类似匪盗。白明修之所以用镖团在此地进行活动,其实希望借助机动性强、生存技能高的汉族镖客们,打击这些游牧的阿拉伯人。

波斯湾南岸的贸易仍旧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英国人、葡萄牙人都经常来做生意。尽管这里人口不多,出产的东西也不多,贸易额也不会特别大,但大明海贸的进取心是毋庸置疑的。天竺公司会承接这个航线,从阿拉伯商人手中各种本地和欧洲的商品,让后将大明的商品卖给他们。

梁海晟也好奇地问白明修道:“以我军的实力,其实直接进占巴格达也未尝不可,司令您只命令镖客们在波斯湾南岸建立据点,并且建立势力范围,是担心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伊拉克么”

“那是一定不能的,哈哈。现在我们大明面临的挑战是,我们的军事实力足以挑战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我们也许能够在36个月内消灭掉一个敌人,但是要治理好一个地区,让其符合大明的利益,又是另外一回事。实际上,大明现在控制的南洋各殖民地,孟缅宣慰司,乃至安西宣慰司这些工作,就已经很令人头疼了。”

白明修觉得假设大明是后世共和国那种人口和体量,去开发许多地区没有任何问题,但毕竟现在大明本土都在经历着一五计划塑造工业化的重要阶段,现在他已经非常有意识地在控制大明对外输出的力道。开发航路和打造重要的据点,但不会搞特别大规模的开发工作。

就算是如吴敏开发孟缅宣慰司这样的大工程,因为吴敏只是利用来自理政院和皇帝的一些好政策,少量借助来自本土的一些人才,主要搞建设的,还是当地人本身。即便如此,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了,脱离非常强悍的领导者,脱离一个强有力的行政团队,都是办不到的。

即便是在理政院的内部,关于大明的殖民策略也是有非常多的讨论和不同意见。其中现在比较突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