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1 / 2)

d罗马、维也纳、马德里乃至直布罗陀,向各国求援。

锦衣卫欧洲行动长官端木文以及大明礼部驻欧洲参赞梁宸此时就来到了柏林,两人坐在一辆大明生产的轿车中,交换着意见。

“腓特烈威廉也是沦为了笑柄,原本大半个欧洲都清楚他的野心,想要侵吞北德意志地区,乃至最终成为新的德意志帝国的霸主。可惜,终究普鲁士的身板还是太小了,别说对不上西清,原本甚至都是波兰的附庸,也不如奥地利这样的强权。西清蠢蠢欲动之后,普鲁士害怕被攻击,甚至这个时候反而请德意志的诸侯们出兵相助,组成德意志联军对抗西清。很多德意志邦国在之前都受到了普鲁士的威胁,这个时候普鲁士却又要求他们来帮忙,所以一些诸侯都意见很大,更有甚者还担心,如果战争打完了,普鲁士有可能就扣住他们的军队,并且趁机吞并他们的领土,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外交官梁宸对端木文说道,这位看上去并不太像是一个外交官,反而脑袋大脖子粗的络腮胡子男子,驻扎欧洲已近十年,对于欧洲的事务相当熟悉。

端木文点点头,说道:“普鲁士确实是有点麻烦的,但是对于我们大明来说,我们不可能坐视西清全无障碍地突破德意志,灭掉普鲁士甚至奥地利,然后进军到西欧平原上去,那么对于大明来说就太遭了。我们预计欧洲各国可能都要垮台被毁灭,但是我们想要利用这些欧洲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从而让西清也受到损失。”

梁宸笑道:“所以这段时间,我们驻欧的外交人员工作就很繁重,欧洲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能够连结起他们的力量。奥地利倒是想这么做,但是奥地利本身还要靠着其他国家的接济才能生存下去,威望不足以服众。但我们大明是天然的领导者,尽管我们并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但我们在欧洲保持着存在感,力量也足够强大。银子和军需作为武器,能够帮助我们打开不少欧洲国家的大门。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协调出来一个联盟尽管联盟必将走向失败。”

端木文叹道:“这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光德意志就有大小上百个邦国,每个都是芝麻绿豆那么大。而且西清的准备速度其实很快,他们如果想要进军,完全不必等到来年春天,可以踏着雪地出兵,这一点,清军还是挺可怕的。”

“没关系,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点点的做。普鲁士现在也有十万军队,而且奥地利对于支援小弟普鲁士,是非常坚决的,奥地利方面现在唯一在纠缠的,就是希望我们以及法国等国能够给予他们军费上的支持。第一批,奥地利至少能够派遣三万军队前往普鲁士作战,毕竟他们自己也维持着针对西清的防线。荷兰方面也差不多谈妥了,一旦西清入侵普鲁士,荷兰将征调全国的卡车向普鲁士运送两万多士兵和物资,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德意志小邦国的部队,兵力兴许能够达到接近西清的一倍。”

“没有用的,”端木文笃定地道:“西清的这些部队,战备程度很高,而且经历过对奥地利战争的磨练,整体的军备水平,接近十年前的我们大明本土正规军,还是相当厉害的,这些年虽然欧洲人更新军事装备也很迅速,不过还是略弱于西清,二比一的战斗,还真的不一定可以打赢。”

端木文继续补充:“最重要的是,十万只是现在西清准备的兵力,他们还有十多万常备军,新补充的部队也会在几个月后成型,到时候就有可能是四十万、五十万的清军,那个时候,欧洲还怎么打”

569 中欧对峙下

柏林的街头已经能够感受到一定的紧张感了,不少人脸上都是愁云惨淡的样子。各种商业和店铺的光景也并不好,大家能够感受到战争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根本无心消费和好好工作,一些有路子的人已经离开柏林或者普鲁士,前往其他地方暂时避难了。

街道上不时有普鲁士的士兵成队经过巡逻,对于西清的威胁普鲁士十分在意,大公腓特烈威廉清楚西清的军机局在欧洲各国的活动频繁,不断进行刺探军情和破坏的活动。六年之前,由西清军机局策划,就在维也纳燃起了熊熊大火,几乎烧掉了三分之一个城市,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对于奥地利是一种非常大的损害。

现在腓特烈威廉也怕旧事重演,所以加强了柏林的戒备,防止西清的特工来捣乱。

端木文打量着那些普鲁士士兵的样子,心中做着评判。

“普鲁士的军队算是欧洲革新比较好的一支军队,普鲁士的工业化使得他们能够保障这支军队的开支以及装备,而且以容克军官为主的军事力量,让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弱于英法等国。”

这些普鲁士士兵从卖相上来看是非常好了,藏青色的军装配着武装带,他们手中拿着的步枪,也是仿造大明生产的栓动步枪。现在基本上整个欧洲,都已经普及了栓动步枪和机枪这类轻武器,仅从装备上来说,拿着大明售卖的各种淘汰武器,欧洲国家的装备技术水平是不亚于西清的。不过西清的军队规模巨大,而且组织动员力强,每每出兵都是雷霆万钧之势,让等闲的欧洲国家很难招架。

来到大明锦衣卫设置在柏林的秘密据点,一个沿街商业建筑的地下室,端木文隐蔽地来到这里。普鲁士现在还没有多么现代的情报机构和操作,所以锦衣卫和军机局在普鲁士的活动,是几乎不会遭到任何破坏的。端木文这种带有指标性的大间谍头子,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也没有人跟踪。

“有什么新消息”端木文询问道。

跟随端木文做事多年的宁三答道:“普鲁士和德意志诸邦的军队集结基本上快要落下帷幕了,普鲁士人在东普鲁士以及跟波兰接壤的土地上,设置了三个主要的防御重镇,构建了防御体系,他们有十万出头的总兵力,已经比西清要多了。如果真的打起来,恐怕还是有的看。”

端木文叹口气,道:“不知不觉间,以前被我们瞧不上的这些国家,现在已经变得有一点令人望而生微了。”

韩野笑着道:“端木你开什么玩笑呢,不管是普鲁士还是西清,充其量也就是我们藩军的水平,比起我们正规陆海空三军,那就不是差了一星半点了。”

端木文跟着笑笑,也不继续说这件事。他们这些做跟军事有关的情报的特工,其实对于大明的军事实力认知非常清晰。大明的军事力量其实在不经意间,每年都在稳步地增长。尽管大明不怎么打仗,不显山露水的,但端木文他们知道,大明军队不断地在更新着他们的武器,一代又一代的换,而且明军的训练程度和整体战术素养,已经是非常之高了。

宁三道:“现在普鲁士领衔的德意志联军和西清的部队,基本上就是沿着边境线在对峙了,不过主动权在西清那里,西清决定要入侵了,那么战争就会全面的爆发。”

端木文扬了一下眉头,说道:“这就是一个思维定势了,如果普鲁士这边真的有军事指挥家的话,那么他们应该趁这个机会,集中兵力将战火烧到波兰境内,趁着西清的集结并未完全完成,先干一波。”

韩野不赞同:“没的可能的,腓特烈威廉一是没有这个胆子,二是他就算兵力现在略多,但是没有必胜的信念和可能性。普军极有可能会被反过来直接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