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黎大惊失色,不过这位野心极大的国王也很有决断,他准备在巴黎硬扛清军,做足样子,让全法国和欧洲人民看一看他的抵抗决心,并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英雄人物。
然而路易十四根本不清楚西清军机局把巴黎盘得多么清晰了。军机局在承麟准备进攻巴黎之前,就已经在巴黎发动了多起爆炸袭击案件,而承麟更清楚巴黎守军的所有配置,所以这场战斗根本任何悬念都没有,承麟凌晨进攻,中午的时候清军坦克已经耀武扬威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耀武扬威地经过了。
路易十四仓皇出逃,十多万法军又成了清军的俘虏。
让所有人震惊的是,原本以为凶残的清军会给巴黎带来一场巨大的人道灾难。但是承麟却约束军队,并且会见了巴黎的各界人士,表达了西清发动战争是为了一场长久的和平,是为了整个欧洲的大同利益。大清无意破坏法兰西的繁荣,也需要各位社会精英们的帮助,来让法兰西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
清军虽然不至于秋毫无犯,但是烧杀抢掠的事情倒是没有做。巴黎的市民们大体是比较安定的。
狮姐问白明修,“为什么承麟要约束清军本性,不应该让他们狠狠地肆虐一番吗一个破碎的欧洲才是大明的利益所在,不是吗”
而白明修却是非常明白承麟的想法:“话虽然如此,但是维拉尔现在手里还掌握着五十万以法军为主的欧洲神圣同盟军,清军和法军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如果巴黎蒙难,大量人民死亡,必然会激发维拉尔所部的反抗意志。而现在巴黎被夺,路易十四出逃,整个法国人心惶惶,维拉尔军团也会缺乏稳定的战斗意志。而在这种状态下的军队,最容易被击败了。”
一切都在白明修的设想之中。
维拉尔听说巴黎被攻陷,大吃一惊,急忙想要跟路易十四取得联系。可是却没有想到,路易十四在逃亡的路上居然遭到了西清军机局特务的刺杀,虽然没有死,但是受了伤而且受惊吓严重。
法国已经是一团乱麻的状况了,承麟在管制住巴黎局面之后,立即率兵北上攻打维拉尔。这个时候,清军的兵力已经相当可怕了。克拉斯诺夫的两个军的兵力已经被补充为了接近2个军团的力量,西清宿将穆占率领的另一个军团也从侧面包围过来,而承麟所率的主力也从巴黎而来,从西面和南面兜住了维拉尔。
整个战场上出现了70万清军三面合围50万欧洲神圣同盟军的局面。维拉尔已经很清楚,自己没有任何可能击败承麟的军队了。
于是维拉尔向大明和英国求援,希望大明准备船舶,让他带着五十万有生力量撤离法国,进行整备之后卷土重来。
海洋还在大明完全控制之下,不会受到西清方面的侵袭。不过这个作战的最大困难在于维拉尔部人马太多,而且清军的进展也太快。
在白明修、苏叔桓等人看到维拉尔发来的作战计划书的时候,也都是感慨,特别是白明修,更感觉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这不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了么”
维拉尔希望通过坚决的反击和断后,延缓清军的进军,从而为撤退提供时间和机会。大明和英国立即派遣所有他们能够使用的舰船,带着法军离开这片危险的海岸。
而维拉尔也很清楚,不管他这五十万军队的命运是如何,成功撤退到英国还是被歼灭在了法国,那么法国的命运基本上已经确定了,那就是被西清占领。
西清已经取得了胜利,下面只不过是确定这场胜利究竟有多么大而已。
白明修在这里面的角色非常微妙,他是这一切的大导演,可看着法国就这样灰飞烟灭,他的心情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撤走这些法军,对大明有利有弊。不撤走似乎也说不过去。
当然,能不能撤走还两说呢。
662 皇帝督战
在西清三大方面主力合围欧洲神圣同盟军于法国北部的法兰德斯的第二日,大明光复皇帝陛下乘坐飞机,横跨大陆来到了伦敦
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强国、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他突然出现在伦敦,带有的指向性可就太明确了。
法国的溃败终于让大明皇帝感到焦躁,甚至亲自来到欧洲,准备督战了吗
整个欧洲为之侧目,甚至伦敦破天荒的进行了延长宵禁,街上到处都是警察甚至军人在保卫治安,从前的各种黑暗势力的人物,不管有没有罪,这些天都被抓捕关押了起来。明显,英国方面不希望这一次大明皇帝的造访闹出任何问题。英国经受不住一次大明皇帝遇刺而产生的外交风波,所以英国必须全面地、确凿地保护大明皇帝的安全。
他们是不知道,皇帝是一个能够以身躯硬抗155毫米榴弹炮轰击的猛人
不列颠之王朱雍榕一身欧式装扮,拜见了大明皇帝。尽管他身上的大明王爵已经拿下来了,但是这位卖皮包的英国国王仍旧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管英国有没有人说他有失国体,他都必须以臣下的礼节来面见大明皇帝的。
两个朱明子孙,居然穿着不同服饰,当了不同国家的君主,也算是一段奇谈了。
朱雍榕继位英王之后,白明修并未再见过他。实际上之前同这位岷王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岷王倒是跟太上皇夫妇走得比较近。
“这个英王当得还顺心吗”白明修打趣地问道。
朱雍榕还是有些拘谨,叹息道:“除了有很多不便,倒是跟从前没有太多区别,国事活动甚多,不过却非真个掌权。”
他马上有自己补充道:“不过不掌权也是好的,臣是个什么货色自家清楚,让臣卖个皮包、腰带没有什么难度,治国却是真心不会了。”
白明修点头:“也好,反正你这个君主的身份是个虚位君主,仪式化的象征。英国人怎么搞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只不过要顾及我们大明的利益和想法了。你为大明的付出,朕看在眼里,你跟前妻的儿子会在成年后继承你岷王之位的,朕自然会对其多加照拂。”
朱雍榕感动,忙行礼道:“谢皇上恩典。”
说来朱雍榕某些程度也算是主角模板了,原本就是江南皮革厂的创始人,一身因果了,现在不仅大儿子是王爷,他即将出世的小儿子也会一降生被封为威尔士亲王,也就是未来的英国国王了。一门两个王爷,这也是非皇家的极致成就了。
白明修并不需要跟朱雍榕有多少讨论,他是个橡皮图章,一面是代表大明的影响力,一面是维持英国的体面。关于战争,英国这边还是内阁做主。
但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英国在完成了光荣革命之后,并未强烈的动机要陷身在一场欧洲战争中,他们更多地是希望能够置身事外。派出军队连同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