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麟并未讲话,心中却是想说,恐怕在大明,至少数人都不会比我更差。
他不会去直接指摘费扬古的说法,承麟是个明白人,现代的战争已经与古代的那种战争完全不同了。天才或者不拘一格的将领统帅能够发挥的作用也许是巨大的,但是真正决定一场战争的真正胜负的,还是国家的真实国力,包含着其科技水平、制造业、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等等。
就像是哪怕一百亿原始部落超级大联盟有成千上万的天才将领,用兵如神,但是还是打不过一两千万人已经工业化了的现代国家一样。
费扬古这个人充满矛盾,他一方面知道工业技术的厉害,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固执地保留着满清那后奴隶时代半封建的旧思想。他可以接受很多非常新的东西,但是却又对另外一些新的东西特别排斥。
就以这条辫子为例,承麟根本看不出有任何保留的必要。甚至在大明王朝,曾经汉人为之不惜牺牲的博冠峨带,现在已经渐渐不是主流了。人们为了方便和实用,已经普遍接受了短发,已经接受了现代衣装。可是在西清,哪怕费扬古几乎是废掉了满洲话推行汉语,可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延续至今。
如今巴黎街头,到处都是临时的理发摊子。凡是男性,如果被发现没有辫子,就会立即被抓捕起来,轻则劳役,重则枪毙。即便是头发长度不够也不行,清人带来了假辫子,因为金钱鼠尾并不长,所以假辫子制作不难,这些假辫子往往前面是个发网或者绑带,能固定在头上,脑袋后面就拖着这么一条辫子,然后戴上帽子,就看不出来这辫子是假的。
自然,要佩戴假辫子,也得剃头,至少要把前额和两鬓的头发都剃光。
为了活着,法国人大多都屈服了。也有一些人反抗,死得很惨。非常多的人害怕被鞑靼人虐待,或者不愿意剃发,就逃亡了。这些日子不断有人逃去法国西部大西洋海岸和南部地中海。涌入意大利的也非常多,不少人则乘坐小船逃去大明的北非殖民地。
西清当局自然对这种逃亡者非常不满,一旦抓住就是处死,而且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处死。所以这种极端措施,还是吓住了一些人,不敢轻易逃跑。
毕竟西清也需要人力,需要经济,所以哪怕政府了法兰西,费扬古都不会让这里变成一个完全的无人之地。
西迁以来二十多年,西清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国家了。通过文和改造的八旗制度,西清的真正统治者是八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军事、经济特权阶级。他们中大部分人甚至都不是满洲人,真满洲时至今日也不过几十万人口,远未恢复到光复战争之前的鼎盛期。但是这些金发碧眼的八旗却非常热衷于这群东方人带来的权力,不少八旗中的斯拉夫人、波兰人、哈萨克人以前只不过没有什么出身的小贵族、军官或者商人,但是随着加入了八旗这个利益集体中,他们获得了更高的地位,获得了更多资源和财富,所以他们自然就是这个制度的维护者。
再加上,名义上乾隆皇帝费扬古是信奉东正教的,而西清帝国的世俗化非常彻底,不管是东正、绿教还是新教,只要忠于西清,都能够得到任用,这样的环境其实还是比此时欧洲严格限制某种宗教独大的氛围要灵活得多。
南明日不落
南明日不落
673 朕的江山中
迎接乾隆大帝的宴会在凡尔赛宫举行,这座气势恢宏、融艺术威严于一身的宫殿,非常符合费扬古的审美。尽管这座宫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建成。
1682年路易十四就从巴黎卢浮宫迁居到了位于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这座巨大的宫殿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就如曾经的德川幕府一样,路易十四要求全国的贵族集中居住在凡尔赛宫,减少割据叛乱的风险,增加中央集权。鼎盛时期的凡尔赛宫居住有36000名王公贵族和其仆人们,驻扎军队上万。
虽然费扬古在莫京也修建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紫禁城”,但是规模未能跟凡尔赛宫相比。一进入凡尔赛宫,费扬古就被这里的豪奢和气派所吸引。
“现在这里的一切,都属于朕了”费扬古心情舒畅。
从乌里雅苏台的那场败仗开始,费扬古其实这些年来都一直谨小慎微,无数的夜不能寐,他记着那个男人冷漠的眼睛,以及那像看猪狗一样看自己的眼神。费扬古希望卧薪尝胆,不说有朝一日能让大清重临中原,但至少不用再去回味一次那样可怕的感觉了。
那个时候的他趴在地上,而朱慈煊站着,随时可以弄死他。
当费扬古的军队横扫欧洲,甚至击败了欧洲第一强国,让西清帝国的版图极大扩张,更拥有了近亿的臣民。费扬古首次感受到了无限的权势,感受到了什么是“大帝”。
宴会上法兰西乃至从德意志、荷兰赶来的贵族、上流们,非常生疏但是心甘情愿地向费扬古叩拜。这会儿可没有什么西方人膝盖不会打弯这样可笑的说法了。西清在整个欧洲大陆上散步着萧杀和恐怖的氛围,不知道多少人因此罹难。现在活着的人,基本上都是合作人士了。既然已经向西清乾隆大帝投诚,那么对其叩拜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场宴会的设置还是很有意思的,费扬古作为皇帝站在远离这些欧洲贵族的高台上,前呼后拥都是侍卫保护,而宴会厅内则是比较自如的冷餐会的形式,他们完成了叩拜,又像是一场正常的欧洲贵族的宴会一样,开始在下方小声交流着。只是他们的“新皇上”并不会走进他们中间,而是看着他们非常尴尬地在下面吃东西、跳舞。
这让费扬古拥有一种尊贵和俯视众生的疏离感。
只有他信得过、亲近的臣子才能在高台上陪他用餐。
承麟就是其中之一,花白头发的承麟穿着笔挺的军装,让人们瞩目。人人都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不苟言笑的将军,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不论是奥地利还是法兰西,没有谁能够击败他。甚至大明都未从这个将军手中讨到好处。
他掌握着西清帝国最重要的军力,多达六个军团七十多万人在他手中。
不过西清帝国通过多次改革,在军权上已经非常类似现代国家,指挥官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只要费扬古的一道旨意,七十万大军的统帅就会换人。真正掌握军权的,还是皇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