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8(1 / 2)

d总有人因为贪婪和利益而发动战争,可总有人们必须战斗才能让自己的文明壮大和延续。

陆好古的呼吸在寒冷的天气中变成白气,其实此时的温度还并不算太低,也就是零上一二度,只是之前一场大雪,让整体气温变低了。清军的越冬准备不充分,又逢大明空军的轰炸毁掉了他们大部分的物资,让他们几乎赤裸地面对冬雪严寒。

“第八军团完蛋了。”陆好古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参谋也点头:“即便有一部分清军能够通过比利牛斯山,逃回法国那一边,他们这个建制也基本上被打散了,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了这条路上。”

陆好古冷漠地道:“乌勒登以代理军团长的身份做出了近乎叛变的行动,第八军团附从,以西清的尿性,这群逃回去的士兵,恐怕会遭到更严厉和变态的审问与处理,或许那时候他们会希望自己就死在这条路上,或者向我们投降。”

事实上,选择向大明投降的清军并不算多。而与清军交战的欧洲军队,却非常容易打到劣势的时候就向清军投降。清军处理俘虏非常恶劣,虽不至于大规模杀俘,但是俘虏们不得不像苦力一样工作,而且忍受看守的羞辱。很多俘虏最后还会被改编成伪军,这还算待遇好的。

清军自己苛待俘虏,深怕自己也会这样。而且在清军内部,流传着各种明军会虐待他们的谣言。早年间还是太子的白明修杀鞑子,建造首级碑,清军士兵们就流传即便投降了也会被杀死,然后切掉脑袋,跟其他的头颅埋在地下。

因为这种谣言,所以很多清军士兵不敢投降,只是拼死作战。实际上他们往往是斯拉夫人、是中亚人、是巴尔干人,明军根本没有兴趣杀死他们。不过他们要拼命,明军也欢迎,反正他们的弹药那么充沛,不消耗一下总感觉这战争打得不到位。

第八军团的全军覆没,算是彻底震惊了还犹豫未决的费扬古。乌勒登和拉尔宾像是消失了一样,之后也没人找到他们,只有不到一万名清军逃回了法国,被找到的时候,已经不成人形。

西清帝国终于意识到,他们一直以来气势如虹的胜利,终于撞上了铁板。

第690章 护国大将军

费扬古的一双眼睛中,布满了血丝,因为焦虑和操劳,他的脸色有一些发白,最近头发掉得很多。费扬古已经有了很多白头发了,为了展现给外界自己活力四射的样子,费扬古一直都在染黑头发。

可是不管他再怎么做,他身上暮气和疲倦都掩饰不住。

“第八军团,为什么会败得这么快”

“乌勒登不是号称年轻一辈中的猛将吗怎么连一场胜利的战斗都没有拿到”

“你们一个个不是说我大清军力雄壮,非东国可比吗为何会输”

费扬古的面前跪着一地的朝臣,每一个都将脑袋死死地按在地上不敢抬头,身躯也都发着抖。此时没有人能回答这位乾隆皇帝的问题,就算能的话,他们也不敢。

费扬古是出于暴怒之中,说不得就要拔了谁的顶戴,甚至处死都是可能的。

费扬古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心绪,问道:“文相,如今你有何计”

文和奏对道:“回禀陛下,此时当重整军队,建构防线,以战促和,如能击退明军进攻,则能逼得明军放弃,保住我大清之前的战果。”

费扬古冷笑:“重整军队,建构防线,说得倒是容易。明国此时要从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伏尔加四地同时出兵,兵力甚至还在我大清之上。嘴上说说可以,真的做起来,谁能给朕立下军令状,保证赢下战役”

下面鸦雀无声,自然是没有人敢的。

西清臣子们也有所感觉,他们的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帝,现在已经是乱了方寸。也不能怪费扬古,当年从京师逃走,兵败乌里雅苏台旧事历历在目,之前未跟明军作战倒还好,他们打下了大片的疆域,能够在一众西洋番鬼这儿称王称霸。可是真的兵败于明军了,费扬古还是慌了。

明珠稽首道:“皇上,乌勒登此人,言过其实,未必能战,先前屡次胜利,应该是归功于麟帅用兵得当。而且,他贸然攻进西班牙,内外断绝,士气大损,第八军团上下想忠于陛下,但又慑于此獠淫威,根本没有战意,此为失在于人和。西班牙之地乃是异乡,第八军团不熟悉地形,而明军又有西班牙人相助,此为失于地利。数十年难遇寒流席卷西班牙,造成将士冻毙,无力作战,此为失于天时。乌勒登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焉有理由不败。但若我大清能在法兰西、在东欧等地与明军交战,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必能取得胜利。”

明珠也算是极聪明,他们这些人的目的是让费扬古请出被软禁的承麟,但又不能把话挑得太明白,就只能一带而过,让费扬古自行领会。

费扬古突然道:“传朕旨意,着人去问麟帅府上,问计麟帅,可否击败明军”

没过多久,太监便回来了,跪在地上对费扬古道:“回禀皇上,麟帅言,明军大,难胜。”

费扬古脸色铁青,跪在底下的索额图和明珠等人也是纠结。

“这个麟帅啊,怎么总是这么耿直,此时只要随意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计策,称自己出山之后,必能领我清军与明军周旋即可,非要将话讲得这么悲观,岂不是让皇上更加恼恨。”明珠心里暗道。

费扬古粗重的呼吸持续了好久,下面的臣子们却是大气也不敢喘。

“难胜,便是仍有胜机。”费扬古突然道。

索额图等人一听,连忙借梯子上来了:“是啊皇上,麟帅用兵堂堂正正,更出神入化,如能有麟帅指挥我大清王师,必然能够寻得那一线胜机,为皇上挣得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