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一点判断,此战求大胜为痴人说梦,弱想要求西清存续,必须速胜,也就是战前承麟对费扬古所讲的那句话以战求和。一战将明军打痛,或者打到大明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来到谈判桌上跟西清帝国谈停战,那么他们的目的就实现了。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承麟决定反守为攻,抽调清军最精锐的力量,不是守卫法兰西、德意志或者巴尔干这些地方,而是一举向东,攻入伏尔加宣慰司,并越过高加索山,夺取巴库油田,同时威胁大明最重要的波斯湾油田区。一旦大明发现自己庞大的战争机器可能因为石油而被打断,而且在战争中损失很重,不像他们之前想得那样可以轻松取胜,大明必然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
这就是西清帝国在这九死一生的危险环境里,唯一一条保护大清存在的生路
费扬古将这封上书反复看,看了得有好几十遍,终于松了一口气。承麟果然还是老辣,而且有寻常人没有的敏锐。整个西清朝廷,所有人一筹莫展,没有任何对付南明的思路,蝇营狗苟,浑浑噩噩。
唯有承麟在部署多日之后,给出了一条自己的思路。虽然这一招也是千难万难,但总算是明白地列出了生机。
费扬古眼神也敏锐起来:“是了,南明如今是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尽管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油区,但是跟中东石油比起来,完全只能算零头。中东石油被打掉了,那么南明必后继乏力,不能再战,选择跟我们谈和。”
想到这里,费扬古也是有些热切了。毕竟这么多年来,大明始终没有正视西清帝国的存在,从未建有外交关系,更没有任何官方甚至半官方的往来。这次战争结束,如果能够逼迫南明在谈判桌上接受西清,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胜利,最起码洗刷了费扬古当年被白明修踩在脚下,被称为禽兽的耻辱。
禽兽都能跟你平起平坐了,也是对南明的一种羞辱。
承麟的这套计策里,还有空间换时间的计划,那便是刚得手的法兰西、德意志甚至西清帝国拥有多年的巴尔干地区,在非常情况下,都可以让出来,保存清军主力,并派遣特殊部队,用焦土政策和破坏,牵制大明西线和南线军的行动,也给他们造成治理和接管的困难。
虽然这样把得手的肥肉丢出来,费扬古还是很不舍得。但是他觉得承麟说的有道理,为了东线可以打赢,他必须能做到空间换时间,让明军疲于应付新得到的欧洲土地,而没办法去支援他们的东线战场。
“老天必佑大清,能渡过此难关。”
费扬古想着,“承麟确实公忠为国,以往真是薄待了他。此番若能胜利,当令承麟的王爵更进一步,做真正的铁帽子”
第699章 顿河河畔
带着一些茫然和未知的恐惧,年轻的帕维跟其他与自己差不多状态的新兵们登上了西清军列。这支新兵组成的部队,一看上去就跟原本的清军相差很多,不仅精神上非常涣散,看上去木讷又愚蠢,甚至他们身上的军装都穿戴不好。
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穿衣服,而是因为他们的这些军装根本就不是按照自己的体型发放的。
帕维揪了揪自己的衣服,有点下意识想让衣服跟自己的皮肤脱离。可是这么冷的天气,他又需要衣服的保暖。
他身边一个比他还要小,只有十五岁的小兵阿尔文问他道:“帕维大哥,你说老兵们说的是真的吗我们身上的衣服是从死掉的士兵身上拔下来的,所以有的衣服才会有破损和缝制。”
帕维推了小伙子的脑袋一下:“不该问的你就别问了。”
阿尔文缩了缩脖子,他们都坐在火车车厢里,这本来就是普通的装货列车,他们都挤在车皮中,里面汇集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臭味,而且从火车车门外散逸进来的寒冷,让他们直打哆嗦。
不仅仅是他们的衣服,就连手里的枪,都是有些破破烂烂的。帕维所在的部队还强一点,在使用估计同样是二手旧枪,但是听说有些部队已经弄出来以前的什么纸壳弹步枪、杠杆步枪一类的东西在使用了。
旁边总是惊慌的少年士兵阿尔文在唠唠叨叨地说着话,不知道是说给帕维听还是自言自语。
“我们一家四兄弟全部都被抓来当兵了。我大哥刚刚生了孩子,也不顾他需要照顾家庭,就直接抓走了。现在我的嫂子都没有人照顾,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说是她也必须进入朝廷开的妇女工厂做工,好像是做重装子弹的工作。我三哥本来已经预定要去工厂上班了,结果最后还是被抓了来”
帕维看了他一眼,随口道:“我之前也是工人,现在帝国不需要工人,需要的是战士。”
他现在仍旧很多日夜想起那可怕的大轰炸,他曾经的工友,从小长大的工厂片区,一切认识的人和熟悉的事物,在那一天都彻底毁掉了。现在的帕维对南明只有纯粹的仇恨,他想要亲手杀死几个南明士兵,以告慰自己受伤的内心。
火车穿梭在银装素裹的大平原上,白雪已经积下了厚厚的一层,帕维知道清军现在的条件很艰苦,基本上每天他们都会有非战斗减员。因为冻伤而丢掉手指或者四肢的,甚至还有直接冻死的,因为营养不良而死掉的士兵,或者还有想要逃兵役而被处决的人。这些事情时有发生,帕维也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在什么时候也会死掉,但是他希望自己死之前曾为自己的亲友们报仇。
火车开了一天半,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位于顿河河畔的清军前进基地。顿河在流到此地时,左岸地势较高,右岸地势比较低,整个区域有一定的高差,在另一位面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在这里修建了齐姆良斯克水库。此时顿河作为大明和西清的一个重要分界线,所以并未有什么开发,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清都没有在顿河两岸修建特别多的设施。
清军士兵们尝试隔着顿河向远处望,当然也看不到什么东西,而他们却知道在河流的东岸,有一座名为察里津的城市,是他们这次攻击目标。
在很短的时间内,承麟抽调了西清帝国作为后备力量支持各线作战,以及镇守乌克兰、俄罗斯这一帝国核心区域的军队,总共三个军团的兵力,陈设在了顿河河畔。
一般的士兵们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明军正在到处攻城拔寨,占领西清土地的时候,他们还要跑到这个地方来攻打大明的地盘。
在顿河的左岸,新兵们开始安置。
“我们怎么建立起了这么多军营,有这么多士兵吗”帕维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