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不费时间吗
“让我看看还有什么没改。”顾异仔细浏览着马克3的3d图纸,顺便还给自己打了个气,“只要我把所有部件修改到合理状态,肯定能在现实中制造出一套马克3装甲来。”
哦,这里要纠正一下,严谨点讲,应该是在现实中制造出一套马克3装甲的低配魔改版来。
说起来,托尼斯塔克所设计的马克3,对于漫威地球那个时期的科技水平来说,已经算是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但到了顾异这里,改作业弄出一套“低配山寨马克3”来,其实也非他所愿。
主要原因在于,顾异目前能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还达不到“马克3时期”斯塔克工业的级别。
因为大部分的仪器工具都是顾异亲自绘制的,所以他比谁都清楚上述这一点。
降低马克3的配置,实属无奈之举。
而且,平心而论,当初在科研资源方面的预算,就只有一亿两千万左右的软妹币。
就这点钱,能造出低配魔改版的马克3来,都已经是顾家祖坟冒青烟了。
“全息投影的hud头盔还有方舟反应堆,只差这两个了吗”顾异托着自己的下巴,陷入到攻克下一道难题的沉思之中去。
顾异绘制的马克3装甲模型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七个最主要部分。
分别是全息投影hud头盔、肩部和背部的内置副翼、方舟反应堆、整体的钛合金外骨骼、手部操控引擎与内置稳定器、臀部内置电池组、脚部内置悬浮式引擎。
再加上一些小零部件,像顾异之前就造过的reusors推斥器装置,其他形形色色的武器搭载部件等等。
以上的所有,通过合理的整合组装,才构成马克3的最终成品。
而现在,顾异对图纸的改动设计,只剩下了全息投影hud头盔与方舟反应堆。
一个好消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顾异对“魔改马克3”的设计已经完成了七分之五
一个坏消息,剩下的这七分之二,恰恰才是整个马克3中,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结构部分。
“hud头盔的话,可以考虑不做的像钢铁侠的那么高大上。”顾异自言自语整理着思路。
嗯,他手头的科研资源,也不支持他做的像钢铁侠的那么高大上。
“不搞花里胡哨的,运动估计法加上贝叶斯推理,然后嗯,安装分束器配合上衍射理论。这样子设计的话,就已经可以实现在头盔水晶屏上映射全息投影了。”
“还有,等到多核运算的超级计算机送到,就把星河唤醒。到时候也就不指望这人工智障自主学习了,还是我自己多花点时间,强行给它怼上战辅瞄准和定位的程序模块。”
顾异的思路不错。
低配版全息投影,再搭载上升级过的星河。
如此一来,兼具了辅助武器瞄准和定位功能的话,这低配版的hud头盔凑合凑合就能用了。
至于扫描、生命体探测等等一系列的高配置辅助功能
ets fuck fangg
以后再说吧。
就现在这个研发经费,还要什么自行车
两亿元虽然听着很多,实际上也很多。
但用在这种顶破天花板的黑科技研发上,是真的不够,搞得顾异捉襟见肘。
就这样,hud头盔的修改设计思路也就差不多了。
哦,这个主要不是在修改,而是在删减。
把全息投影头盔本身携带的诸多辅助功能都删减下来,只保留了最基本的战斗辅助功能。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好处。
省时间
顾异在这道题上,已经不是在改学霸的答案了,而是直接删掉空着,简单粗暴。
“我太难了,抄个作业真的好累。”顾异长长嘘出一口气来,还稍微活动活动了因为不知道坐了多久而变得有些僵硬的身体。
到目前,整套马克3,唯一没有完成降配置改动的,只剩下了方舟反应堆。
刚才说过,hud头盔和方舟反应堆都属于马克3装甲的核心结构。
但核心也可以分优劣,hud头盔只能算一般核心。
而方舟反应堆,属于超级加倍以后的核心。
“这玩意儿要怎么改呢”顾异紧锁着眉头。
所有的小怪都已经扫除,一只精英怪也已经撂倒,顾异现在要面对的,只剩下最后一只关底boss。
109 要不,扣背上
方舟反应堆,算得上是马克系类装甲的灵魂部件。
无论是在山洞中徒手打出来的铁罐战甲马克1,还是能承载六颗无限宝石逆天改命的纳米战甲马克85,无一列外。
同时,随着马克系列装甲的升级和更新换代,方舟反应堆的技术同样也在托尼斯塔克手上不断革新。
总所周知,方舟反应堆在最早期的时候,主要作用是给托尼斯塔克续命。
因为中弹的缘故,托尼的胸口残留了弹片,反应堆的存在可以避免弹片进一步向托尼的心脏推进,阻止了钢铁侠突然暴毙。
而在前期的时候,方舟反应堆使用的核心元素,一直是钯元素。
这种反应堆虽然阻止了弹片进入心脏,帮助钢铁侠苟了一波命。
但由于钯元素对人体有害,托尼直接把这玩意装进自己的胸口,无异于慢性自杀。
后来,托尼从他老爸的研究里面发现了来源于宇宙魔方的新元素,这种新元素可以替代钯元素的作用,并且对身体完全无害。
借此,他研发出了“新元素电弧反应堆”。
所以,从马克6代开始,为装甲供能的能源就转变为了新宠“新元素电弧反应堆”,而至于人老珠黄的“钯元素反应堆”则是被托尼打入了冷宫,不再启用。
讲了这么多,主要就是为了讲一讲顾异如今,对于马克系列装甲能源的选择。
其实能源方面,顾异根本就没得选,被冷落的“钯元素反应堆”是他唯一的选择。
毕竟,新元素和宇宙魔方有关,成功的偶然成分占非常大,蓝星上几乎就不可能搞得出来。
要说,钢铁侠当初选择“新元素电弧反应堆”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新元素对人体无害。
第二,新元素电弧反应堆性能上要强于钯元素反应堆。
但这两点,对于顾异而言,根本就无所谓。
钢铁侠那个“对人体无害的标准”,是指把反应堆嵌到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