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6(2 / 2)

舰体相当于天然的防御工事,空爆的杀伤效果有限。

而用聚变武器装在导弹或者鱼雷上,直接去攻击一个深海的舰体,不但极其浪费,而且污染非常严重。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低高度的爆炸,接触地面的爆炸,会造成严重的辐射落尘,污染大面积的区域。

不如多扔几枚大装药的常规导弹。

所以,聚变武器在这里的真正用途,还是用来打击对方的城市和军港,摧毁对方的工业基础和社会基础。

对于其他司令部而言,大部分情况下,它仍然只是威慑武器。

但是对于深海而言,那就未必了。

已经了解了这种武器的真正威力,并且知道了控制辐射的方法,那么以后可能就真的能够用得着了。

沐风转脸看向小十:

“我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你把带有两种弹头的导弹分别给我一枚。”

小十歪着脑袋看了沐风一会儿:

“您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信息。”

沐风微笑摊手:

“我不是拿来使用的,我是准备让科研设备扫描,进行逆向工程,获取生产图纸,不然的话,你这些弹头,打完不就没办法补充了吗”

小十小小的点了点头:

“哦我知道了”

少女再次打开舰装,拿出两枚导弹递给沐风。

沐风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放在科研设备上的仪器中,其进行结构扫描。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进度条,进度条下面有一条条的数据不断滚动。

十分钟之后,进度条跑完,弹头的相关参数浮现了出来。

然后还有科研消耗:预计约10000点。

沐风看着这个结果,眉毛猛地一抖:

“一万点科研虽然不算太低的数字,但是这毕竟是人类手中最大的大杀器啊就算是拿着实物进行逆向工程,这个消耗不是太低了点吗”

嘴里这么嘀咕着,沐风认真的看了一下说明。

系统的扫描结果显示:

“这种武器的原理比较简单,结构也并不复杂,制造上也几乎没有什么难点,都是非常成熟甚至落后的技术,所以逆向工程难度比较低。”

沐风看完之后额头微微冒汗。

这些所谓的原理简单、结构简单、制造简单,全部都对于这个世界自己拥有的舰娘科技基础而言的简单。

在系统的支持下,沐风自己的科技、工业、工艺基础,全部都已经远超地球二十一世纪的水平了。

而聚变武器,毕竟只是五十年代就已经制造出来的产品。

现在只要拿到实物,知道了实现的原理,那么的确毫无难度可言。

沐风带着有些古怪的心情,看了一眼自己储备的科研点数,还有3万多。

想想刚刚发现的大规模深海基地,沐风咬了咬牙,直接消耗科研点数完成了这个逆向工程项目,得到了生产图纸。

小十的两种不同当量的弹头,只是威力不同,结构非常的类似,所以并没有因为是两种弹头,消耗双倍的科研点数。

沐风马上打开图纸开始研究,准备用现在的工艺技术升级一下。

单纯的裂变和聚变装置并不大,最初作为聚变“扳机”的裂变初级中,加装了中子反射层钚239的重量,甚至还不到2公斤重。

这些钚239浓缩在一起的话,是一个直径不到5厘米的小球。

单纯的裂变装置可以做到十公斤以内,装在手提箱里面完全没问题。

但是实战用的弹头,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爆炸装置,而是一个复杂的层层嵌套的精密机械结构。

除了裂变、聚变发硬相关材料和控制装置之外,还有弹头控制、分导、制导、再入、通讯、屏蔽等各种可能需要的功能模块。

沐风这个25万吨当量的弹头的核心,是一个钚铀复合初级的三项弹。

这枚弹头被引爆后,临界质量小的钚239初级首先开始裂变,产生的温度、射线、压力。

然后次级的铀235被点燃,开始第二阶段的裂变。

铀235裂变产生的高能中子,轰击氘化锂6,生成氚。

然后氚与氘装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聚变。

氘氚聚变产生巨量的中子流,轰击铀238外壳,触发第三次裂变。

如果把外面的铀238外壳换成铅,弹头就变成了普通聚变弹头,释放出的能量也就随之大幅度下降了。

大伊万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把当量从1亿吨降到了5000万吨。

在这种三项弹中,裂变与聚变部分产生的能量,其实不相上下。

因为聚变弹头的装药不是氚,而是氘化锂,氘化锂在爆炸的时候才会生成氚,然后氚再去和氘聚变。

所以氚的1243年的半衰期,完全不影响聚变弹的保存期限。

各个核大国现役的弹头,几乎全部都是聚变弹或者三项弹,再加上少部分中子弹和其他的特种弹头。

声称只有东方某大国拥有现役的聚变弹的文章,都是典型的地摊文学。

595、突变

沐风弄清楚了弹头的结构之后,就开始对其进行本地化调整。

这种东西自己也不打算维修,所以除了保留装药可以抽出更换的功能之外,直接设计成一体成型的模式,这样能够再次降低重量。

然后就是强化功能,提高威力,再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外观。

沐风前后又花了5000点科研点数,完成了这次的几项个性化研发。

原本巨浪2携带的小型分导弹头,重量进一步降低到了100公斤,巨浪2的最大携带数量提升到了8颗。

单颗的最大当量从4到6万吨可调,提升到了5到20万吨可调。

中型分导弹头,重量降低到了160公斤,最大携带数量提升到了4颗。

单颗最大当量从25万吨,提高到了30到50万吨可调。

第一种小型分导弹头,调整了辅助功能模块和外观之后,可以装到鹰击、长剑系列导弹、制导炸弹、钻地导弹上。

可以通过战斗机、轰炸机挂载,可以装入隐身战斗机的内置弹仓。

沐风本来打算,研发一种几百吨或者几千吨的超小当量弹头,同时研发一种百万吨级,甚至五百万吨级的战略弹头。

但是让系统检查可之后发现,这种超小或者高一个数量级的弹头,研发消耗比现在的单纯升级改造花费的点数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