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人杀死之后,不知火舞本能地就想转身离去,寻找更多能够杀戮的目标。只是她还未走出两步,身后忽而传来一阵细微的啜泣。
不知火舞脚步为之一顿,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最多只有两岁大的女婴伏在妇人的腿边,乌溜溜的大眼睛中满是惊惧与茫然。她双手紧紧地捂住嘴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晶莹的泪水哗啦啦的流淌。
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为什么会拼命的撕咬哥哥,这后来的姐姐又做了什么。在她幼小的心灵中,今天的一切就好像噩梦般。她只是本能的按照母亲之前的吩咐,不要发出任何的声响。
她看到不知火舞血色的双眼,小小的身躯瑟瑟发抖,双手扒拉着妇人的衣襟,努力想要将自己藏在母亲怀中,就好像无数次调皮躲在母亲怀中一样。
而在两人四目相视的一瞬间,不知火舞眼中的血光闪烁起来。
杀了她,杀了所有人
不,那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无辜的孩子。
各种相互背驰的念头在脑海中对撞,让不知火舞近乎疯狂。她双手紧紧地抱住了脑袋,贝齿将红唇咬出了鲜血,颤抖地跪在了地面上,陷入了挣扎之中。
另一处,石之轩右手做出拈花手势,向着祝玉妍的方向轻轻一推。
鬼哭神嚎之声大起,让人宛若置身于异域,心神恍惚难以自持。无数虚影凭空显现,宛若幽魂般向着祝玉妍杀去。
祝玉妍大袖轻挥,一道无形劲气撕裂空气,从虚影身上径直穿过,没有造成点滴伤害,甚至连阻拦一下都无法做到。
对此,祝玉妍并未有什么异色。
她黛眉微挑,脸上多了几分笑容,似是终于提起了一点点的兴趣。也不见祝玉妍有什么动作,天地蓦然陷入了无尽的黑暗。那些宛若幽魂般的虚影,转眼好像没入湖水的小石子,没有荡漾起点滴的波澜。
同时,小小的宅院宛若从天地间消失,又好像被黑洞吞噬一样。从外面向宅院望去,只能看到无尽的黑暗,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任何东西。祝玉妍踏步间来到石之轩身前,晶莹如玉般的食指点出,犹如天塌地陷泰山崩塌。
在这一刻,石之轩眼中再无其他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被这避无可避的一指遮挡
他尚未来得及反抗,那晶莹的玉指已经点在了他的眉心处,其上闪烁着乌蒙蒙的神光,宛若她的指尖出现了一方小型黑洞。石之轩面容浮现一层乌光,骇然地看向笑盈盈的祝玉妍,声音嘶哑:“你,果然,不是祝玉妍。你是天天。”
石之轩话音尚未落下,身体已经在乌光中消融,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祝玉妍收回手指,红唇轻启发出一声满足的诱人喘息。她随意地瞥了眼石之轩消失的地方,微笑道:“不错的小家伙,能够融合佛魔两道的精髓,自创出这种诡异的神通,可惜选错了队伍。”
一刻钟后。
祝玉妍瞥了眼怀抱着女童的不知火舞,以及满身血迹的云中鹤等人,淡然道:“走吧。”
云中鹤等人明显愣了一下,有些惊愕地看向祝玉妍,而后不动声色地瞥了眼怀抱女童的不知火舞。我们此来可是执行灭门任务的,这女人带着个小酱油瓶回去算个什么事情。这种明显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大人就不打算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几人心中无力吐槽,嘴唇微微开合,迟疑了几秒终究没有开口。
他们奉命前来协助祝玉妍,既然对方都没有开口,自己又何必枉作小人。几人虽然对不知火舞怀有深深的戒备,但终究是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也没有傻到自顾自的站出来得罪人。
“此行结果,本座会如实禀报始皇帝陛下。至于对你们的评价与处理,自然是陛下的事情。”祝玉妍好似看出了几人的迟疑,随意道。
几人闻言终于明了过来,白晓晓不动声色地瞥了眼不知火舞,眼眸深处闪烁着隐秘的嘲讽与冷笑。
这头奶牛也不知道怎么勾搭上的始皇帝陛下,竟然也能进入锦衣卫的序列。不过妾身倒要看看,回去之后陛下会如何处理你这头可耻的大奶牛。连这点任务都无法完成,就凭你也想与我们争,可笑
白晓晓得意地挺了挺身前的高耸,不动神色地看向不知火舞那胸残至极的雄伟,心中充满了嫉妒与不满。
该死的大奶牛
洛阳,阴癸派驻地。
自从阴癸派投向大晋之后,不仅获得了光明正大的驻地,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了大晋的体系,比如锦衣卫。而作为内定的阴癸派门主,与始皇帝关系暧昧的婠婠大小姐,自然加入了这个部门。
同时,莫尘为了平衡锦衣卫内部的权利,又吸收了相当部分大晋的情报力量。随着两者的融合,大晋的情报机构在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婠婠姑娘,这是关于邪帝舍利的所有记载。”一位面容普通,走在人群都不会有人注意到的中年人将一份资料交给婠婠。
婠婠接过资料,微笑着颔首道:“多谢林大人。”
“姑娘客气了,不过些许小事罢了。只是姑娘切记,这些资料看过之后必须立刻焚毁,绝对不能外泄。”林大人神色淡然,说完就没有丝毫留恋的转身离去。他明明脚步不快,但转眼就已经看不到身影。
婠婠深深地看了离去的林大人一眼,而后迫不及待地打开手中的文档。
邪帝舍利,出自魔宫始祖天魔
天魔出自百越之地,本为韩王宠妃胡美人。后三国归晋,韩国灭亡,胡美人在百越之地立魔门道统,是为无上天魔。天魔身陨之后,坐化留下至宝邪帝舍利,蕴含其毕生修为。
第175章 武媚娘,瑞国
当不知火舞等人赶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夕阳西下时分。而王家全族被灭的事情,也早已经在徐州一带传开。消息传开之后,仅仅是一个上午的时间,王家已经迎来了十数位不速之客。
“方门主。”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立在王府门前,看向不远处一位背负长剑的中年人,拱手道。
“竹翁先生”方门主露出意外之色,还礼道。
竹翁本名早已经没有人记得,因为平日里隐居在竹林之中,故而被人称之为竹翁。其修为深不可测,在淮河一带有着非凡的名望。哪怕是纵横江淮一带的漕帮等势力,对上竹翁也要恭恭敬敬。
甚至有过传闻,淮南王曾经数次登门拜访,想要请竹翁出山相助。当然,两人到底有没有谈妥,就没有人知道了。至少方门主并不清楚,两人相谈的结果。
“老朽正巧有事从此地路过,无意间听闻王府之事,所以前来看看。”竹翁先生面容红润,慈眉善目,端是一副好相貌。他语气温和,让人不由生出好感。
“在下也是凑巧听闻王家之事,所以前来查探一番。”方门主说着,看向王府的神情凝重异常,眉头紧锁,显然心情不佳。
他身为徐州城的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