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 / 2)

马超心下暗自感激杨氏,闻言接话道:“超自武威起兵,争锋沙场已有五年矣,所做词曲皆乃有感而发,并非熟读经史而来,更非抄袭先贤,虽得入蔡大家青眼,但超实无甚才学,若论冲锋陷阵,超当仁不让,但于音律之道实非所长,望蔡大家见谅”言毕,拱手一礼。

蔡琰忙还一礼,惶恐道:“民女醉心音律,见猎心喜,故言语冒犯,请大将军恕罪”

马超微笑道:“蔡大家不必多礼,超无学,深感惭愧”

蔡琰连声道不敢,偷看马超一眼,再次下拜道:“大将军文韬武略世所罕及,无需过谦。今日民女另有一事劳烦,请大将军允准。”

马超微感讶然,道:“但有吩咐,超定尽全力”

蔡琰见马超不假思索,慨然应下,不由俏脸微红,深施一礼道:“多谢大将军烦请大将军誊写方才所唱之词,民女感激不尽”

马超见说,转身令家仆呈上纸笔,拒案书写。

众女皆离座围观,蔡琰亦移步上前,见马超全神贯注,运笔如飞,不禁抬眼看了看马超,但见其剑眉微蹙,虎目稍凝,鼻梁高挺,双唇紧抿,没来由的心头一跳,一时竟看的痴了。

杨氏见状,心下暗笑,遂轻咳一声。

蔡琰惊醒,顿时大窘,满面红霞,转身欲逃时,马超已写毕,双手递过。

蔡琰微颤,上前拜谢道:“多谢大将军”

杨氏噗嗤一笑,上前扶起蔡琰,言道:“天色见晚,姐姐留下用饭如何”

蔡琰忙出言推拒,杨氏道:“靖儿顽劣,辛苦姐姐了,今日夫君回府,正好亲自相谢”马超忙点头称是。

姜氏、董氏亦出言挽留,蔡琰推辞不过,遂点头应允。

马超大喜暗道知我者几位夫人也

少时,酒宴已成,马超居于上首,众女环坐,蔡琰讶异道:“民女岂能与大将军同席请避席用之。”

杨氏上前,搀其一臂,微笑道:“此乃大将军新定之规,我等不敢违令”

马超起身解释道:“超常年征战在外,极少归家,府内事务繁杂,多亏几位娘子尽心操持,劳苦功高。超思皆乃至亲之人,为何分席而食故令匠人打制圆桌,家人聚而食之,岂不温馨”

蔡琰闻言一怔,心道:“世人皆言马孟起勇冠三军,原以为定是莽直之人,谁想其不仅文雅谦逊,姿容俊伟,且如此善待家人。虽位高权重,但平易近人,几位妹妹真有福之人也。”又思及自己孤苦无依,不禁黯然神伤,泫然欲泣。

马超见之,大感怜惜,欲待出言安慰,又恐唐突佳人,一时如坐针毡。

杨氏见状,心知蔡琰定然思及往事,遂轻扶蔡琰坐下,安慰道:“昨日已去,姐姐无需自苦。”

蔡琰泣道:“多谢妹妹开解”说完目视马超道:“大将军搭救之恩,民女尚未拜谢,请受民女一拜此恩此德,没齿不忘”言毕便欲下拜。

马超连连摆手,道:“使蔡大家等流落异族,超之罪也救命之恩再休提及”

蔡琰闻言,更觉马超不凡,感佩不已。

须臾散席,杨氏留众女叙话,马超虽不舍,但无可奈何,自回房歇息不提。

几女略微寒暄片刻,杨氏屏退众仆妇,开言试探道:“韶华易逝,红颜易老,姐姐正值青春,日后。。。有何打算”

蔡琰一怔,继而心伤不已,叹气道:“昭姬薄柳之资,且已非清白之身,但求侍书弄琴,安度此生,便足矣,安敢奢望其他”

杨氏闻言黯然,心生怜惜之意,劝道:“姐姐清雅秀丽,满腹才情,知书达理,胜妾身多矣休得妄自菲薄”

蔡琰心下感激,急道:“妹妹贵为大将军主妇,与我姐妹相称,已是不该,怎能自比民女此话休再提及”

杨氏暗道:“蔡姐姐虽满腹才情,奈何命运多桀,万幸夫君怜悯,不如今日将话挑明。”遂微笑道:“大将军对姐姐赞不绝口,尝言道若能有妻如蔡琰,此生足矣”

蔡琰本就对马超暗生情愫,只是顾忌自身已不洁,故不敢深想。忽闻杨氏言语,不禁愕然,继而大羞,一时心如鹿撞,作色道:“妹妹莫要顽笑”

杨氏见蔡琰并未拒绝,心知其亦有此意,一时五味杂陈,忽忆起马超曾言“靖儿乃长子”之语,遂强压不快之意,强笑道:“妹妹并非顽笑,大将军仰慕姐姐已久,但恐姐姐羞怒,不敢启齿而已,否则为何作词相赠妹妹自入府以来,从不曾见大将军作得甚诗词,今为讨姐姐欢心,竟连作两篇,若非诚心爱慕,怎会如此”姜氏等亦点头称是。

蔡琰心里一甜,怯怯道:“大将军文武双全,威名扬于四海,妾身残花败柳,恐污大将军声名。”

杨氏道:“姐姐多心了,大将军乃非凡之人,岂是俗人可比此事就此定下,姐姐以为何如”

蔡琰心下欢喜,又不好明言,遂手捻衣角,低头不语。

杨氏见状了然,笑道:“都是自家姐妹,有何事不可明言”姜、董二女亦出言催促。

蔡琰大羞,嗫嚅道:“但凭几位妹妹吩咐。”

杨氏未及开言,姜氏顽心大起,笑道:“非也现下琰妹妹得改口称我等姐姐了”

董氏虽平日言语颇少,但闻言亦笑道:“琰妹妹,姐姐这厢有礼了”

蔡琰羞不自胜,娇嗔不依,几女笑闹成一团。

数日后,马超得偿所愿。

本章完

本章节首发网,请记住网址o

正文 第43章 曹孟德挥军新野

建安十年秋,曹操聚集南阳兵,加之所统青州兵,共得八万人,亲自统之,号十万大军,进攻新野。本章节首发爱有声网,请记住网址o刘备自知不敌,遣人向刘表求救。

刘表踌躇未定,大将蔡瑁进言道:“刘备,人杰也向日屯兵新野,尝有下荆襄之意,奈何军力不足,故仰我鼻息。今事急而乞援,切不可予兵”

谋士蒯良道:“不然若不救之,刘备必亡则曹操定统军南下,届时何以克当”

刘表沉吟片刻,道:“子柔言之有理,所谓唇亡齿寒,助玄德即自助也,况且我与玄德同为汉室苗裔,若坐视其败,有悖道义。然则德珪所言亦不无道理,玄德雄才,不可不防,故我意令文聘统兵五万屯驻樊城,如此一来,玄德即便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