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大惊急忙拦住,拱手道:“李将军息怒,刘封并非有意冒犯”
李敢本就窝火万分,岂能从命定要拿下刘封问罪
刘封大怒抗声道:“我等并非大将军麾下即便直呼其名,何罪之有”
众亲军亦怒,但碍于孙乾情面,不便动手擒拿。
李敢暴怒之下,竟亲自出手
刘封也非易于,挺身相斗被李敢当胸一拳击倒顿时嘴角溢血
赵云见之大怒自然回护刘封,便与李敢大战
孙乾、徐庶喝止不住,亲军遂入内禀告。
待马超出府时,二将鏖战正酣。
李敢久战不下,焦躁不已,忽跃出战圈,大喝亲军道:“取我刀来”
赵云虽心下暗惊李敢勇猛,但毫不示弱,闻言即绰枪激李敢道:“若接某三枪,饶你不死”
李敢果然狂怒嗷嗷大叫
马超见之,暗叹此人勇谋兼备,遂急出言道:“存孝住手”
李敢一愣,回身视之,见是马超,忙不迭上前,拱手道:“主公稍候待末将擒下此人,再向主公请罪”言毕,转身提刀,直取赵云
马超见李敢还欲相斗,不由大怒斥退李敢,问孙乾道:“公祐何事求见此间人等何许人也”
孙乾正没奈何,闻言急忙上前拜见,拱手道:“此间人等皆为玄德公旧部,久闻大将军求贤若渴,故慕名而来。”
马超闻言,心里一跳,暗忖:“来的不会是赵云吧”思及此,忙转目仔细打量方才与李敢相斗之人,但见其身长八尺,剑眉星目,方面阔额,正挺枪而立,怒视李敢不由暗喜,点头道:“敢问诸公尊姓大名”
徐庶见问,拱手道:“某乃颍川徐庶,字元直,见过大将军”
马超闻言大喜道:“久闻颍川徐庶英才绝世,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徐庶谦逊道:“庶乃庸碌之人,不敢当大将军之赞”
马超摆手道:“元直大才不必过谦日后还望元直鼎力相助”
徐庶忙拱手道:“多谢大将军收留,庶定竭尽所能”
李开亦知徐庶之名,适时出列,请其入内叙话。
赵云见此,遂上前一步,拱手道:“某姓赵名云,字子龙,参见大将军”
马超心下早已料到,喜道:“子龙将军免礼,久闻将军乃世之虎将有万夫不挡之勇今日见之,果不其然”
赵云闻言,面带愧色,低头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丧师失主罪莫大焉云但求一旅之师,为皇叔雪恨,虽死无憾”
马超闻言,心下不喜,忖道:“这赵云怎么一根筋刘备有什么好死都死了,还让你念念不忘为他报仇还好刘备全家死绝了,不然我怎么放心让你独自领军”面上却故作沉痛道:“子龙将军真乃义士也然而皇叔遇害,乃曹军势大,文聘不义之故,非子龙将军之罪超在此立誓,待抵定幽冀,便领大军征讨曹贼,定斩文聘之首,祭奠皇叔在天之灵”
赵云涕泣拜谢,马超连忙扶起,但心下着实不快。
糜竺、关平、陈震等亦逐一拜见,马超惊闻刘封亦在此间,且赵云等皆呼其少将军,不由暗自警惕。
马超抚慰众人毕,遂下令摆宴相贺。
散席后,李敢定要与赵云一较高下,马超亦欲一观赵云之勇,遂引众人前往校场,令二将持木制刀枪交锋。
大战百余合,依然不分胜负。李敢性起,邀赵云上马战之二将再战百余合,依旧不相伯仲。
马超忽心下一动,下令二将罢斗,只见李敢咬牙切齿,赵云亦怒目相视遂假意怒道:“比武较技,并非生死相斗你二人如此敌视彼此,日后如何并肩作战”
二将闻言,忙下拜请罪。
马超下令二人结为兄弟,日后守望相助永不相弃
李敢虽恼怒不已,但心下亦佩服赵云之勇,闻令即对赵云拱手道:“敢乃鲁莽之人,冒犯之处,还请赵将军见谅”
赵云也非小气之人,见此,忙还礼道:“云亦有不是之处,也请李将军恕罪”言毕,二人哈哈大笑叙及年齿,赵云长李敢三岁,为兄,李敢为弟,二人歃血盟誓,结为兄弟
次日,马超召李开、徐庶二人至书房议事。首先开言道:“曹操果为阴狠诡诈之辈竟行此下作之计二公可有良策破之”
李开、徐庶俱都闭目深思,一时寂然。
半晌后,徐庶进言道:“昨晚文优先生曾与庶促膝长谈,然有一事庶依然不明,望大将军解惑。”
马超扬声道:“元直但请直言,超无有不答。”
徐庶道:“敢问大将军之志”
马超见问,不由愕然,忖道:“这算是择主而事吗怎么回答呢扫荡宇内,开万世太平不好匡扶汉室太假”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忽心念一动,肃容道:“为苍天立命,为百姓谋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话音刚落,李开遽然起身下拜,叩首道:“主公以天下为己任,雄才伟略,亘古未有,乃盖世英主也开誓死追随”
徐庶闻言,反复吟哦,惊为天人随即下拜,叩首道:“庶本庸才,蒙大将军不弃,得入帐下。大将军金玉之音,振聋发聩庶愿奉大将军为主,从此甘效犬马”
马超大喜,起身扶起二人,道:“超虽才浅德薄,但有二位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徐庶道:“主公无需过谦,依主公所行理政治军之法,纵无庶等,天下亦可弹指而定”
李开亦出言颂扬,马超渐觉不耐,谦虚几句,然后转移话题道:“方才元直出言相询,可是已思得良策”
徐庶见问,并不直接作答,缓声言道:“主公,庶流离天下近十载,所见所闻未有如雍凉者,但有一事,庶深感忧虑,即主公所封官职过高,久后恐不能制。然今日得闻主公之志,遂坦然无忧矣”
马超不知所云,愕然相顾,只听徐庶接着道:“至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