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2 / 2)

众将轰然领命,分领所部,选不同方向,杀向敌营。

比及张辽闻讯,赵云已领军杀至,曹军措手不及,顿时大乱

赵云一马当先,枪如游龙,手下无一合之将。

张辽急令大军列阵迎敌,曹军闻令,虽慌乱不堪,但毕竟人多势众,逐渐稳住阵脚。

张辽正欲领兵亲战赵云,忽亲军再报,言道有数股骑兵四面杀来候选亦从城内领军杀出张辽闻报大惊

高览道:“事急矣将军领军速退末将留后拒敌”言毕,领所部数千骑兵直奔赵云。

张辽情知片刻延误不得,遂下令全军撤退刚奔出大营,又见一彪军旋风般杀至。为首一将乃郝昭也张辽大怒令后军先行,自统千余骑兵殿后。

郝昭虽奋勇冲杀,然到底非张辽敌手,险些被其一击斩于马下

张辽击退郝昭,正欲退兵,忽见高览被围,遂领兵回身反杀,欲救高览。

阵上赵云望见,大怒急引军堵截,将张辽、高览困于阵中。

正危急时,韩浩领虎豹骑赶至,奋力杀入重围,救张、高二将突出重围。

曹军见主将退走,纷纷跪地请降。

赵云亦聚拢所部,急令清点战损

只见候选策马而来,拱手道:“想必是虎威赵将军当面,候选谢过赵将军援手之恩”

赵云连声道:“侯将军言重了,云与将军共事大将军,何分彼此”

候选大笑,遂邀赵云进城叙话,

赵云道:“将军且先整编降卒,待云领军追击张辽。”

候选道:“追击曹军之事,选以遣郝昭领军前往,赵将军但请放心”

赵云见说,遂同候选入城。

二将方才坐定,忽亲军来报,言道焦炳将军擒获一员曹将

赵云大喜令押入城中。

原来李典正领军士挖掘地道,忽闻杀声震天,大惊之下,急领众军出地道查看,不想刚奔出地道,正遇焦炳。李典并无马匹,争斗不得,故而被擒。

少顷,焦炳引数名军士,押送李典入见,拱手拜道:“禀二位将军,此人乃张辽副将,姓李名典,字曼成。”言毕推出李典,喝令其跪下

李典虽被五花大绑,但依然昂首而立,拒不跪拜

候选大怒喝令推出斩之赵云急止之,道:“侯将军且住,此人既为曹军将领,何不押往范阳,请大将军定夺”

候选然之,遂修书一封,备述各将功绩,遣人押送李典前往范阳。

少时,各军司马入见,禀告战损。

是役,近卫军亡一百一十二人,多为中箭落马跌死。伤者无大碍。候选所部亡一千五百余人,伤两千余人。两军共斩首八千余级,多为候选军守城所斩,俘虏曹军八千余人。

候选下令按己军之法裁汰老弱,得军五千,遂令打散编入各曲,余者愿屯田者,发往晋阳,不愿者发放数日口粮,令其自去。

众降卒亦知马超治下宁靖,赋税极低,自然惊喜莫名,皆愿往晋阳屯田。

晚间,候选大摆筵宴,聚众庆贺

数日后,望都县,张辽收拢残军,已不足三万人,且粮草辎重尽失,李典亦生死不知

高览进言道:“将军追兵渐近,此地不宜久留速退往高阳方为上策”

张辽恼恨不已叹道:“此战大败,曼成亦失于敌手,本将何颜面见丞相”

高览道:“马超故布疑阵,引诱我军偷袭雁门,非将军之罪且胜负乃兵家常事耳,丞相未必见责”

张辽道:“罪责之事,暂且休提”言毕,声音转怒,道:“数千敌军竟敢追至望都,若不擒之,难消我恨”

高览道:“我军士气皆无,恐触之即溃”

韩浩道:“正因如此,敌军必不为备,何不设伏擒之”

张辽然之,抗声道:“区区三千人,有何惧哉高将军领军先行,待本将与韩将军设伏,擒斩敌将,为曼成雪恨”

高览苦劝不听,只得将本部精兵千余交予张辽,自领大军退往高阳。

郝昭年轻气盛,一路穷追不舍。

身后一队率道:“将军侯将军有令,追出五十里便回,现今何止百里,敌军虽败,但尚有数万大军,我军不过三千人,恐寡不敌众,不如回军。”

郝昭怒道:“是何言也敌军溃败,兵无战心,虽数万人,不足为惧本将不擒张辽,誓不回军”言毕,喝令士卒向前

疾奔三十余里后,望见曹军步卒溃不成军,正仓皇奔逃。

郝昭大喜喝令全军突击

忽左侧鼓声大震,韩浩领数千虎豹骑旋风般杀至,将雁门军拦腰截断,雁门军措手不及,被曹军一阵砍杀,顿时大乱

郝昭见之大惊急领前军回马往救忽闻身后又是一阵鼓响,张辽亦领千余骑狂飙而至,挺刀直取郝昭

郝昭无奈,只得纵马相迎,只一合,便长枪脱手,被张辽撞至身边,生擒过马

张辽立马扬刀,大喝道:“降者免死”

雁门军见主将被擒,顿无战心。忽一队率大呼道:“将军被擒,我等之耻也何不拼死一战”言毕纵马挺枪,杀奔张辽,从者数百骑

张辽大怒喝令尽斩之

郝昭所部大多为步军,怎敌曹军精骑不消片刻,尽皆战死郝昭目眦欲裂,奋力挣扎张辽随手将其掼于地上,喝问道:“李典将军何在”

郝昭大笑道:“没于大军非死而何”

张辽暴怒扬刀欲斩之韩浩急道:“将军不可此人定知敌军虚实何不押往高阳,献于丞相”张辽见说,遂收刀令亲军绑缚郝昭,押往高阳

雁门郡,候选正与赵云等将饮宴庆贺,忽亲军来报,言道:“郝曲长轻敌追击,中伏被擒”

候选闻报大惊急令亲军往追李典,意欲换回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