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2 / 2)

数日后,杨兆回兵范阳,下令火化张横及战死士卒遗体,以瓮储之,以便运回长安下葬。

是日,范阳满城白幡,众军号泣终日。。。

杨兆自责不已,数日不眠,亲自设祭奠之。然后下令候选、赵云统军自回雁门驻守。

候选道:“末将已留关平镇守雁门,料无大碍,今愿重回将军麾下,以期攻破信都,擒斩张辽雪恨”

杨兆见说,遂留赵云及其所部近卫军,却令候选领军速回雁门,并嘱咐道:“雁门重地,一旦有失,断我大军粮道矣张辽多谋,不可不防侯将军万不可轻忽”

候选然之,辞别诸将,领军回雁门去了。

捷报传至邺城,曹操览表大悦喜道:“文远真乃良将也似杨兆虎狼之徒,竟亦为其所败冀北之事,孤何虑哉”

贾诩等皆出言相贺,曹操大喜传令加张辽为后将军,封涿鹿亭侯,假节。然后聚众饮宴,尽欢而散。

本章完

本章节首发网,请记住网址o

正文 第74章 战永安孙策败绩

长安城,大将军府正堂,众文武齐聚。o马超居中高坐,面沉似水,堂下众将愤慨莫名,纷纷请战

李敢当先出列,奋然道:“主公末将请令前往范阳助战若不斩张辽,提头来见”

张郃亦出列道:“末将所部操练日久,自忖可堪一战,今亦欲前往范阳,请主公下令”

马超闻言不语,自思道:“张辽能青史留名,果然非同一般高阳战败后,一时半会恐怕拿不下冀州了,就算以后增兵再攻,也不一定能胜,只能把希望放在水军身上了,但是战船还没有造出来,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水军也不是轻易就能练成的,这可怎么办啊”一时间,马超头大如斗。

众人见马超低头沉思,纷纷静立不语。

半晌后,李开出列,拱手道:“杨将军虽败,但尚有大军数万,固守范阳足矣,待来年幽州大兴,再征兵攻之可矣主公切勿忧虑过度。”

马超闻之,抬眼道:“曹操聚大军于冀州,各隘口要路皆驻有重兵,使得我军难以寸进又遣其子曹丕总摄中原,推行民屯之法,假以时日,势大难制矣故冀州不可不急图之然若以兵临之,又难有胜算,诸公可有别谋”

众人闻言,皆闭目沉思,半晌无人进言。

马超暗叹一声,先传令追封张横令居伯,由其子袭爵,依俸禄加倍予之。然后令众人散去,留李开、李迪入书房叙话。

上茶毕,马超挥退众仆役,开言道:“如今形势,自不必多言。超已思得一计,或可轻易破之故召二位详议之。”

二人久随马超,心知其但有所谋,必为良策闻言,忙连声询问。

马超沉吟道:“冀州防卫森严,兼之曹军亦为精锐,陆地相攻,急切难破何不从水路攻之冀州东面临海,滩涂不计其数故我意于辽西、辽东诸地招募水军,一俟成军,便可乘船从渤海、乐陵等地登陆。届时再起范阳、雁门、上党、河东之兵,四面攻之曹操纵然拥兵数十万,安能当之”

李开闻计,惊喜莫名,忙拱手道:“主公之计大妙可速行之”

马超苦笑摇头道:“然而船筏未就,亦无统军之将。”

李迪奇道:“雍凉二州船工无数,何愁船筏再者主公所部战将如云,岂能无将可遣”

马超见说,遂解释道:“叔明有所不知,海上行船,非同儿戏似渡船之类,过于短小,一旦出海,稍有浪涌,便即倾覆须得十丈之大船方可。超早已下令马钧日夜赶制,惜至今未成。至于领兵之将,首选水性精熟,惯于乘船,试问叔明,诸将之中何人堪用”

李迪闻言恍然,略作思忖,进言道:“诚如主公所言,若行此策,首在渡海,并非水战,故只需大船造就,稍加操练军卒,便可出击何需善水之将”

马超猛省拍案道:“叔明此言大妙”言毕,即遣人往传张郃、李敢。

少时,二将入见,参拜毕,李敢道:“未知主公唤我二人何事”

马超道:“本将军欲遣你二人各统五千铁骑,明日出兵,先往范阳,汇合赵云所部后,前往辽西,就于幽州各郡征招善水军卒三万,由你等三人分统之,务必严加操练但无令不得妄动你二人可敢接令”

二将慨然道:“谨遵主公将令”

马超大喜颔首道:“辽西船坞、港口须严加看守但凡无故接近者,皆斩若马钧有事相求,你三人务必全力助之”

二将凛然遵命,忽张郃问道:“敢问主公,我等听令于哪位将军”

马超道:“直接尊本将军令便是你三人不分主次,凡事计议而行异日军士最锐者便为先锋”

二将互视一眼,奋然辞出,各自回营整军不提。

马超又遣人分别传令庞德、马岱、候选、杨兆等谨守城寨无令不得出兵

襄阳城,孙策正聚将商议袭取西川。众文武有附议者,有反对者,彼此各持一词,互不相让。

周瑜排众而出,扬声道:“瑜有一言诸公静听”

众人闻言一静,皆以目视之,周瑜接着道:“我军据有荆州三年有余,如今各地皆平,民皆悦服。正当进取西川,以图霸业岂能坐困襄阳”

张昭应声出列,道:“不可若大军入川,曹操定然来袭如之奈何依昭之见,不如屯兵数年,待我军兵力大盛之时,再图西川未迟”

周瑜道:“不然大江之上,我江东何惧之有只需分遣数员将领,各将兵三千,往来巡江即可。曹操便有百万大军,又能奈我何若依张公之计,固然稳妥,然则数年之后,安知西川尚属刘璋否”

张昭见说,未及出言,黄盖已出列,扬声道:“公瑾、子布皆言之有理,以某之见,何不折中取之尝闻刘璋暗弱,兵甲不全,永安只有万余兵马,故出兵三万足以破之,襄阳仍有大军数万,何惧曹操诸公以为如何”

周瑜闻言,反问道:“此言差矣若刘璋闻知我军攻打永安,定然调军增援三万大军恐难竟全功”

黄盖奋然道:“川军久不经战事,而我军皆为百战精锐,即便刘璋增兵,又有何惧都督且请宽心,盖请为先锋”

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