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2(1 / 2)

若是他们三人,还有我安插在十二军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同样的消息,这就可以充分说明,刘文智那边是他个人的行为,和孙玉民无关。”

“既然是和孙玉民无关,那你为什么又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我呢”老蒋反问了一句,如果真如戴笠所说,和孙玉民半点关系都没有,那为何还要报告上来,害他担心半天。

“委座,我起初也是不打算上报的,可是就在昨天,我收到了一条秘密消息,这个刘文智即将前往湖南,来的原因和目的不详。”

“既然他和孙玉民都没有联系了,为何在这个时候跑到湖南来找难道”

老蒋没有把话说完,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军统局长会替他查清楚这件事情。

“委座,属下也是担心这样一个和共cd新四军走得近的人,去到了孙玉民的身边,会对他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影响,才会急匆匆向您报告。”戴笠说的是实话,以他做事的原则和方法,这种还未调查核实的情报,根本就不可能拿到台面上来,更何况是拿来对老蒋讲。

可是,现在孙玉民正如日中天,且不说上高大捷,和上高大捷之前击毙日军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光这次湘北大战,十二军独扛日军两大主力,尚且还打了个翻身大胜仗,这份荣耀国军将领中无人能出其右。而恰恰好就是这个时候,和共cd新四军走得异常亲近的刘文智突然要去到他身边,这对于军统局长的戴笠来说,无疑不是释放了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如果他不把这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尽早提醒于老蒋,那就是他的严重失职了。

“这个人是个隐患,不管他有没有被共cd策反,光他给叛军提供武器和粮食,党国就已经容不下他,更别说让他再去继续祸害党国的栋梁和肱骨之臣。雨农,除掉他,不露痕迹地除掉他。”

早在年初的皖南事变时,老蒋就已经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可就是在他的百般打压下,我党还是重建了新四军。一支被老蒋宣告天下的“叛军”,是不会得到国民政府的补给,所以相对于八路军来说,新四军的日子更为艰难一些,也正是因为如此,老蒋对于给予新四军援助的人,份外的仇恨和忌惮,先前孙玉民的那批武器装备“卖”给了新四军,都让他猜疑了许久,更别说刘文智了,他的做法已经犯了老蒋的大忌。

刘文智虽然一直身处霍山,可是他还是霍山独立支队的副司令,是有着军职的,算得上是国军的一员将领。老蒋之所以会毫不犹豫地对刘文智下达“必杀令”,原因很简单,他是不想麾下风头最劲的嫡系,和红色和共cd扯上一点点的关系。

铁血湖湘 第三百六十七章 火

重庆发生的这一切,不仅孙玉民丝毫不知,连即将出发去湖南的刘文智也是不知。

这边戴笠在忙着策划和组织针对刘文智的暗杀行动,毕竟是征战沙场十余年的老将,身边自然不会少人,身手也不会差,如果不周密一点,事情败露了,那惹来的麻烦,他戴笠也是担负不起的。

另一边的孙玉民则在应付着薛岳,虽然他和这个名义上的上司不熟,可是人家既然来了,总不能不理人家吧。

傻熊他们也算得上幸运,亏得薛岳来了,才让他们免去了继续承受皮肉之苦,可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伤的不轻,虽然只是明面上的伤,可要好起来,也得用上一些日子。还好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人叫来了苏院长,她带着药箱和一名护士早早地等在了外面。薛岳制止了孙玉民以后,傻熊和戴存祥他们得已脱身,一出指挥部就在参谋干事们的协助下,取下了缚在身上的荆刺,这个过程还是疼得他们呲牙咧嘴。待到苏院长替他们上伤药,翻开他们的伤口,这才让他们深深地受了一回罪,全是些细小的皮肉伤,全都要清创,这一番折腾比起让刀割两块肉还疼。

薛岳心中很是感激孙玉民,这次长沙会战若不是十二军关键时刻顶住,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是盯着苏医生给孙玉民上的伤药,待到他穿好衣服,薛岳又让他先去休息,任凭孙玉民再怎么客套,薛岳只是一句话:“有邓参谋长陪同就好,你好好安心养伤。”

孙玉民是因为展书堂的死才大发雷霆,严加处置傻熊他们,为了抚慰和安稳住他,在薛岳的要求监督下,邓东平布置了一个很大的灵堂,用以祭奠在这次会战中阵亡的国军最高军职者,十二军副军长兼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祭奠仪式的流程让孙玉民过目时,他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祭奠此次战役中所有阵亡的国军将士。

盛大的祭奠仪式由邓东平主持,作为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仪式上也致上了悼词,国府给展书堂授予的勋章和追授陆军中将的命令的仪式也一并举行了,孙玉民携扶着展书堂的遗孀,在灵堂上对着一众参与祭奠的十二军以及九战区各部队派来祭奠的官兵说道:“展副军长一生戎马,杀敌无数,然苍天无眼,以致英年早逝,第六师团本已经是沾满我国人鲜血,现今又多了一笔血债,我孙玉民在展副军长和万千抗日英烈灵前起誓,不将倭寇驱逐出我华夏大地,誓不为人。”

说来也怪,本来是晴朗的天气,在要替展书堂下葬和阵亡将士墓园落土时,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就似在为这些为国英勇牺牲的将士哭泣一般。所有参与祭奠仪式的人,心情都像这雨天一样,阴阴沉沉,直到警卫团一个营的士兵朝天扣响为勇士们送行的枪声后,才真正的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所有一切划上圆满句号。

也亏得陈诚第六战区发动了大规模对宜昌的攻击,才最终使得九战区这次本已大败的局面得以挽回,两处战场虽然损失都不少,可还是让陈诚和他的土木系大出风头。

本身六战区逼回日军四个师团,已经立下奇功,再加上孙玉民的十二军以一己之力硬撼日军两大主力,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更是让所有的国军部队和将领侧目,陈诚一时间风头无俩。虽然战后陈诚想把十二军调至六战区,可是老蒋以九战区局势未稳,湘鄂赣这边仍有恶战为由拒绝,他还是以他私人的名义拨发了一大批奖赏给十二军,这样做的目地很简单,就是要向所有人宣告,十二军是他陈诚土木系的部队,尽管孙玉民压根就没有半分想成为某系某派的想法,可在赵雷等人的劝说下,他还是接受了这些东西。只是这有些让薛岳下不来台,他也想拉拢孙玉民,可无奈陈诚棋先一步。其实若不是孙玉民敬重罗卓英此人,他才不会默认了陈诚的高调。

有时候想想也是这样,与其成为众矢之的,何不找棵大树乘乘凉,虽然陈布雷一直都在照顾,可是他手上并无真正的实权,一旦有什么问题,其实他能做的并不多,可若是靠上陈诚这等有兵有权的一方大吏,有很多麻烦就可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