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高崇走到赵宁边上问道。
撤回广宁城,重新修建一座广宁来。赵宁心中寻思。
广宁已经被烧了,哪里就如同盛京一样,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而且原本的广宁城,地形实在是平坦,根本不利于防御,自己早就有意思在另外寻找一个地方来修建广宁,但是奈何手中没有钱来,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如今,广宁被烧,这里也不得不驻扎兵马,那就可以大张旗鼓的跟崇祯要钱,修建城池来对抗皇太极的进攻。这个事情,自己已经在追击皇太极的时候让陈芸芸去办,估计这个时候,陈芸芸折子都已经写好了。
“回去,先回广宁城。
广宁的大火依旧没有熄灭,为了让士兵不然热浪给烤熟,赵宁回到广宁,就让兵马撤离到附近的几个相对凉爽的密林中休整。
军中大帐已经搭建完毕。赵宁大踏步的进去示意士兵下去后,立即询问陈芸芸关于要钱修建广宁的事情。
陈芸芸含笑不语的将一份折子递给赵宁。
仔细看去,行书之间,将广宁的重要性说的一清二楚,赵宁看过后,夸奖一番陈芸芸,随即签署自己名字,盖上大印,让人立即送往京城。
宏伟的紫禁城。到处透露着皇家气派的豪华。
金碧辉煌,假山林立、红色墙壁,琉璃瓦,处处显露着大明帝国的皇家气派。
武英殿,大明帝国的朝会正在这里进行。
脸色有些不满的崇祯将目光扫向了站在下面的孙承宗。
孙承宗看着崇祯不满的脸,心中已经知晓皇帝如此脸色是所谓何事。
昨日返回京城,他本意是想立即进入皇宫汇报宁远大捷,正待出门,化妆的曹化淳却来到府邸中说这几天来皇帝十分烦闷,劝孙承宗不要去触碰这个眉头。
而崇祯之所以不满意的原因,就是孙承宗举荐了赵宁这个祸害。
一次次的抗旨不听,让崇祯感觉到自己真命天子,居然有些压不住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赵宁,让他在辽东成了土霸王,居然在辽东不听圣旨,不但这样,还私自将自己的锦衣卫给扣押下来。
如此做法,试问大明王朝,谁敢这样,就算当年飞扬跋扈的魏忠贤,也不敢有这个大的胆子,可笑这小小的赵宁,一次次的触碰自己的底线。
赵宁不能动了,锦衣卫传来的消息,目前赵宁手中的兵力,丝毫已经不在是当初那个任由自己宰割的将领。
消息称,赵宁训练的两万五千人已经成型,并且被赵宁统称为关宁兵。而山海关、宁远、锦州几个总兵,现在也对赵宁唯命是从。朝廷的圣旨,如果赵宁不通过,其他几个总兵就直接拒绝接受。
辽东,当前已经算是处于大明,但是却不是自己的状态。
一切的根由,都是孙承宗推荐赵宁担任辽东总兵,这口气自己不能找赵宁那种根本就不畏惧皇权的动手,他只能找幕后凶手,对自己听命的孙承宗。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曹化淳嘶哑的叫喊声传入到大殿。
东林党人面面相窥,他们都在等着孙承宗的笑话、而以孙承宗为首的武将,却有些担忧着孙承宗。
孙承宗见偌大的朝廷分成两排,对东林党鄙视一眼后随即对自己人露出宽心一笑出了朝列到中间拱手举起玉桂道:“微臣有事起奏。”
见崇祯根本不说话,孙承宗知道崇祯来气,只能再次道:“启奏皇上,宁远大捷,辽东总兵和微臣在宁远城全歼镶蓝旗主力三万人,斩杀镶蓝旗主齐尔哈郎,如今我关内危机已经接触,赵宁依然统领本部兵马,返回广宁,寻找皇太极主力接战。
嗡嗡嗡
刚才还平静的大殿此刻却出现了菜市场,东林党更是一个个的不相信的张大嘴巴。不可思议的表情。
周延儒更是沉思片刻后拱手道:“启奏皇上,那金人不满万,满万无人敌,赵宁才多少兵马,大言不惭的居然说消灭金兵三万人马。这其中定然是谎报军情,孙承宗担心皇上责罚,因此为赵宁开脱,此人罪大恶极,微臣请皇上务必治理一番这歪风邪气。”
你孙承宗被气的浑身发抖,自己为大明呕心沥血,可是这周延儒,处处和自己作对,那宁远战斗,可是自己参加的,如何会做的假,可叹此人居然在这里狡辩。
本来已经露出欣喜眼光的崇祯听到这话,随即有暗淡下来,再次沉默不语,不过看向孙承宗的双眼,也再次成为了一种怨恨。
“皇上,微臣有本奏。”再次一个声音传来,崇祯抬头看去,看了下那说话的人后,当即颔首点头,示意此人出来讲。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落井下石的东林党同僚
那人身穿文官官府,也是站在东林党身后,
孙承宗听到这郎朗粗壮的叫喊声,也抬头看了过去。
此人眉清目秀。眼神坚定,正是目前三边总兵杨鹤之子杨嗣昌,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杨鹤去年因为处理陕西流寇失误,已经被杀在京城,而杨嗣昌也遭受到了影响,被贬到了袁州,然而半路上却有被召回京城,担任都察院御史。
此人虽然是文官,但是却不是和东林党的人。孙承宗见此人出来,内心也稍微安稳一些,退后到了一边,倾听杨嗣昌如何说。
杨嗣昌走到面前拱手道:“启奏皇上,赵宁担任辽东总兵以来,收大凌河,稳固我东北重镇锦州,随即又出兵收复义州、大凌河、广宁中卫、广宁卫,收复我大明领土两百余里,如今已经将金兵逼退回到辽河以、若赵宁存心隐瞒,那么当初锦州保卫战,赵宁打可以谎报人数,骗取皇上信任,然而辽东总兵渐进温体仁却来信总说,赵宁当日所说情况,全部真实,锦州城下,尸骨遍野,那半山的坟头,都已经芳草萋萋,可想赵宁并不成欺瞒皇上,另外,这次是由兵部尚书和辽东总兵会同宁远城下,那宁远城被金兵屠杀殆尽,粮草定然损失而且孤军深入,只要运用得当,镶蓝旗被全歼也并不是什么问题,因此微臣以为,孙督师和赵宁所言不假。”
他么的叛徒,你吃着文官的饭碗,却帮助自己的敌人说话,你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周延儒听到自己文官中出现了一个杨嗣昌这叛徒,当即咬牙切齿的拱手再次道:“皇上,杨嗣昌历来赵宁走的相近,此人定然是暗中收取了赵宁的好处。还往皇上明察。”
既然不为东林党所用,那就只能将其打死,这是自己的想法,也是东林党人的用人原则,自己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崇祯有些犯难了,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他不明白,究竟该听取谁的意见。
杨嗣昌见周延儒如此欺负人,心中也是万分愤怒,自己不过是说事实,可叹此人还倒打一耙,心中的愤怒,让他也直接不顾这个大学士,而是拱手道:“皇上,若是皇上不相信,可以派遣周阁老前往辽东走一趟,以劳军为名,去探查一番就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