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阵阵,要他忘却世间一切烦恼忧愁。
抬头看着眼前的少年,一抹天光进客堂,落在他的身上。
少年捏看紫砂壶的手如括看一朵莲花,莲花座里,少年脸上如佛般祥 和慈悲。
为此,他不由暗自感慨,少年的佛法果然高妙精深,难不成少年已经 修成人间正果? 再不需要跟佛堂里的诸佛求道? 如果是这样,那少年便是他在人间遇到的第一个人间佛。
佛在人间,自然不需要去相信别人,佛在心中坐,自然能忘记一切忧 愁,解诸多苦厄。
这一日,看狂妄大胆无理的李修元,将自己一颗如明月的心在老和尚 面前剖并。
就像把自己当成一被渔夫钓上来的鱼儿,放在岩石上剖开,在阳光 下暴晒,让老和尚看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内心平静祥和的老和尚再闻道,于客堂中入。
在少年的面前再次悟道,向看他更高追求那更高远的境界而去 看着眼前的老和尚,李修元沉默了很长时间。
也蛋然看不到老和尚脸上的一抹喜悦之色, 却能感受到面前的老和尚气息渐渐平顺,安定,一如梅园那方池塘: 表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冰,而水下的鱼儿依旧在缓缓地游动 他有一种直觉,有一些感动。
或许过了今日,雪峰山上的老和尚能再上层楼,看到更高远的天空, 从玄武天地这一方世界跳脱出去。
佛说三千世界看起来很大,其实也很小 大到穷其一生,也走不完所有的世界;小到只需要一眼,便能看到 穷尽之处。
他感受到眼下的老和尚,正在从眼前的这方世界,往另一个世界走 去。
喝完手里的半杯灵茶,李修元往火盆里添了一些木炭,然后出了客 堂,拉上了小院的大门。
手里端着鱼食,他打算去池塘边上敲开那一块薄冰,给水下的鱼儿价们 开饭。
让它们也为老和尚当下的一刹那欢喜。
对顿悟中的老和尚来说,当下的他有一些恐惧,因为少年的话大不 道,甚至无视了这一方天地之道。
而当下他唯一能战胜这种恐惧的法,便是想象自已就是那佛。
迷迷糊糊,老和尚看到一道影子出现在他的面前,映在了客堂里的墙 上。
这里不是雪峰上,面前没有佛台,桌上没有佛经,只有半壶灵茶跟李 修元离开之际,点燃的半截沉香。
梅园的关空云层厚厚得看不到一丝冬日的阳光,自有从屋顶的那片琉 璃瓦中落下的一道天光,静静地洒落在他的头上。
于是,他上也有了一道影子,这是谁的影子: 看着地上的影子,老和尚沉默了很久,最后,他伸手欲要去触摸地上 的那道影子。
只是无论他怎么试,都无法碰到这个影子。
就像是,他刚刚伸手之际,那影子已经成为过去.....等他收回手,影 子又出现在地上。
任他如何伸手,却始终无法够得看那影子。
就像地上的影子明明还在当下,等他伸出手的刹那,这道影子却已经 去往了未来。
一念及此,让他想到了过去的一刹,现在的一瞬间,以及那无法预料 和捉摸未来的一肢眼。
老和尚以手枯花,静静地说道:“一切如梦幻泡影,哪一个影子才是 当下的我?”
这一坐,他有一种错觉,仿佛自久远以来,他便一直坐在这里,直到 地上的影子跟他变得一模一样。
当下的老和尚,如来到雪山上的湖边,于木屋前的露台上垂钓,于是 他看到坐在湖边的老和尚。
似在修佛,又像是在喂鱼。
然后他想了起来,当年他在日塔里静坐数年团关悟道,日塔的石壁上 曾经也有一个影子。
那应该是他已经圆寂了的师父的影子。
难道自己修佛成了师交,或者说当下他的一刻,已经超过了当年教他 如何修行闻道的师父? 老和尚又惊又喜,神海中渐渐有一朵莲花绽放出一片花瓣。
他好像是回到了从前初遇佛时,开始跟着师父修佛。
他担心师父会跟着地上的这道影子消失在他的眼前,所以他要拼命悟 道,为了得悟高深的佛法只争朝夕。
一刹那,便是永恒,这一瞬间老和尚物我两忘,进入最为高深绝妙的 禅定。
不知过了多少年,地上的影子终于站了起来。
影子如他,手里的莲花已经片片绽放,一束神光自天空落下,欲要将 他接引前往一直向往的佛国.…… “不可以啊…….我还有师妹!”
人在半空,漫天金光沐浴着老和尚的身体,将化变成了透明的神佛.…. 只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的欢乐,而是极其痛苦无奈。
离开了地上的影子在空中挣扎,要跟漫关的金光化为一体。
人在半空的老和尚不停地挣扎,仰关狂呼“师妹救命!”
他曾经失去的人生还没有开始,他要放下雪峰山,放下心里的诸佛, 跟师妹去诸天游历… 不知为何,空中的影子感觉到老和尚的痛苦。
体会到老和尚心里一道不甘与怨恨,于是跟他微微一笑 这一道跟了他不知多少年的影子身化金光,跟着漫天的接引神光一 起,消失在他的面前。
关空中响起一句庄严的佛言:“如是我闻。”
二人闻道,各不相同,善哉!师兄们,随喜一张吧 显示本书 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