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饮唐 > 分节阅读 439

分节阅读 439(2 / 2)

“爹爹凶凶,我要告诉娘”

“恩,爹爹欺负哥哥们”

“哎呦喂,两个小祖宗,是爹爹错了,啊,走,爹爹带你们玩旋转木马”

“真哒好耶”

李毅偷偷咧了咧嘴,暗道好险。

四个,不对,是六个

仅仅五年,他就从炙手可热的帅哥变成了现在六个娃的爹爹,成为了新一代的奶爸。

六个娃,李毅想想就头痛。

离开长安这五年,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当然了,基本上都是一直在走,很少停留,主要是西南和东北两个地方,虽然李毅嘴上抱怨,但是事关国事,他绝不敢马虎。

事实证明他做的是很有必要,东北那边先不说,给高丽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闹事。

重要的是吐蕃,这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李毅离开长安,先到金陵,将一行人安排好,然后便带着其中一部分人直接去了兰州,那里是大唐、吐蕃、吐谷浑三国的交界之地,李毅到了那里,用手中的圣旨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包括练兵、商盟发展、后勤补给等,最重要的是关于麒麟卫的渗透,李毅这次出来带了三个人,一个是宿盼,一个是谢君豪,一个是雷刚。

宿盼是麒麟卫二把手,谢君豪是六扇门二把手,带他们出来很有必要。而雷刚就有点特殊了,原本计划雷刚也是要进六扇门的,还有张兴、吕征等四大家主也是可以进入六扇门的,但是最后李毅还是把他们藏了下来,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自己暗中的势力,雷刚和四大家主,就是李毅给国安部培养的暗中势力,他们介乎于六扇门和麒麟卫之间,没有固定任务,他们的存在,就是成为国安部的影子。

这几年,宿盼主要负责麒麟卫江南地区的发展,谢君豪则负责南地区的鬼市,发展六扇门。只有雷刚等人被李毅留下来,他们的任务才是重中之重,就是渗透到吐蕃和高丽,为大唐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报,并且他们也要负责拉拢两国的各个贵族,然后从之挑拨离间,纵横捭阖。

高丽那边去了三人,雷刚、吕征、吴宁三人中,雷刚勇武刚强,吴宁智谋无双,而吕征则是交际应酬的好手,这三人组合在一起,绝对不容忽视。他们已经去了高丽四年,至今了无音讯,除了偶尔报平安的心,李毅不知道他们任何的消息,但是,他相信,这三人绝对不会令他失望,他们会隐藏在暗处,随时准备给高丽致命一击。

至于吐蕃这边,只剩下了老大孙贤和老四张兴,看起来有些寒酸,但是这不代表李毅不重视吐蕃,相反,他还吐蕃预备了一个大招。那就是王玄策和易籍易日升。

这两位,王玄策不用说,这可是一人灭一国的猛人,由他去吐蕃,李毅有十足的信心。至于易籍,这位虽然有些高傲,但是在山水学院磨练了半年,已经抹去了不少浮躁之气,其实他本人很是博学,对一些事情的见解比王玄策都厉害,他绝对是王玄策最佳助手。

有了王玄策和易籍的加入,潜入吐蕃的力量就瞬间爆棚起来,这一次,王玄策不再是一个人,他不但有了如此多得力的助手,还有整个大唐做后援,李毅相信,他一定会成功。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贞观七年,李毅在兰州呆半年,做了一系列布局。

之后又花了三个月时间去了东北的辽东郡,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直到快要过年时,他才离开。

贞观八年,吐蕃派遣使者入唐,声称要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被已被李毅洗脑的李二虚以为蛇的应付了过去。

同年,李毅回到金陵定居,并且开始配合金陵刺史大力发展金陵,值得一提的是,李毅来到金陵后,这里就被李二下旨改县为州,并责令洛州刺史李君谦该任金陵刺史。

这就很有意思了,金陵提高逼格很正常,这里注定将是江南的政治与军事中心,升州很正常。

关键是李君谦,这个人很不一般,李君谦能以宗室王爷的身份替李二把手洛阳,这本身就说明了,李二对李君谦很信任。而关键的是,李君谦是李子萱的亲爹、江离尘的岳父,和李毅的关系也很好。这也就意味着,李二让他来金陵,既是为了配合李毅,也是为了监视李毅,有时候李毅都很佩服李二,这位办事总是滴水不漏,就算是监视你都会让你心服口服。

李毅到金陵定居后,也很配合李君谦,一边陪着众女游山玩水,一边帮着李君谦发展金陵,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当然,大多是经济上的,对于政治,李毅一窍不通,只能靠李君谦自己,而李君谦能掌管洛阳这么多年不出意外,可见他的官场智慧很不一般。

同时,也是这一年,长乐、李雪雁、冰玉三女都怀上了李毅的孩子,这让李毅欣喜地的傻乐了很长时间。但也从此,他提前进入了奶爸模式,那个玉树临风度翩翩的李文庸,从此一去不复返

正文 第820章 五年下

贞观九年,长乐为李毅诞下一男婴,李毅取名为李玄。

同年三月,李雪雁为李毅诞下一对双胞胎,李毅分别取名为李衡和李诗菡。

四月,冰玉诞下一女李妙菱。

同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攻打大唐松州,并且暗中派兵偷袭吐谷浑,被王玄策等人提前获知消息,将情报传递给李二。

李二及时作出应对,命李绩率军迎战松赞干布,程咬金、尉迟恭率军支援吐谷浑。

一个月后,两路大军双双传来捷报,两路吐蕃兵被打得落花流水,直到吐蕃境内,因为高原反应,唐军才收兵,为了隐藏实力,这一次,李二并没有让已经训练数年的高原作战兵出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军事学院的学院兵也参战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去旨在观摩,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但也在军中大放异彩,让所有人对这些学院兵刮目相看。

尤其是其中的薛仁贵,更是让李绩赞叹不已,甚至想收起为徒,却被告知以拜李靖为师,,李绩只能暗呼可惜。

吐蕃兵败后,急忙向大唐递上降书,声称要臣服于大唐,并且向大唐求婚。

李毅知道此事后,派人八百里加急给李二送信,求李二务必不能轻易答应。并且给李二出了个馊主意,让他表面上同意吐蕃,并选出一个自愿入蕃的民间女子,并封为公主。然后再给松赞干布一笔不菲的嫁妆,例如僧侣道士,佛家经文,道家经典,玻璃丝绸、茶叶折扇之类的奢侈品,总之就是要拼了命的腐蚀同化他们。

李二收到信后虽然觉得这样有失国体,但是在经过他和一众老臣商议之后,把李毅的建议换汤不换药,附加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后,才开始实施计划。

李毅知道此事后,不由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啊。

自此,吐蕃和大唐陷入短暂且诡异的蜜月时期,大唐的边境暂时安稳。

经济上,三年以来,商盟、钱庄、慈善基金会已经遍布整个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