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什么”李二轻哼一声。“跟那小子有什么客套的朕不告诉你,是怕你心急”
“您别说,妾身还真有些心急了,他们什么时候到”
“应该快了”李二说着,就见杨公公带着笑脸匆匆跑进来。“陛下,公主和驸马爷回来了”
“快宣”刚才还淡定的李二瞬间有些兴奋,猛地坐了起来。
长孙皇后也是期待的看向门口。
不一会,他们便看到蓄起胡须的李毅和更加成熟的长乐,不过,他们的目光更多的还是放在了长乐身边的孩子身上
“小婿李毅见过岳”
“一边去”
李毅刚要躬身,话还没说完,就见李二直接上前,将他推开,然后一把接过长乐身边的孩子。
李毅抽了抽嘴角,又是这样
“观音婢,你看着小家伙,大眼睛多精神”
“恩,还真是,倒是和文庸很像”
“外祖父、外祖母”
李乐突然稚嫩的说了一句话
李二和长孙皇后齐齐一愣,旋即李二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不愧是我李二的外孙,这么小就会叫人了,好好好”李二笑了一会,抱着李乐越看越喜欢。“臭小子,我外孙叫什么名字”
“李乐。”李毅随口回了一句。
李二却不干了。“什么破名字”
李毅心中又忍不住吐槽,又被他猜中了。“这是小名,大名等着您给起呢。”
李二闻言,脸色瞬间多云转晴,给了李毅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然后看着李乐,笑着道:“既然是我李世民的外孙,恩,齐家治国安邦平天下,你爹治国,你就安邦吧,从今以后,你名李安”
“啥”
李毅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太草率了吧这个名字甚至让李毅联想到了张伟这个搜索百万条的大众化名字,尤其是后世某个叫此名的著名大导演,更让李毅感觉到了浓浓的违和感。
“你有意见”李二斜着眼,瞥了李毅一眼。
“额,没有”
李毅急忙摇头。
他能说什么不同意那不扯淡一样吗不过话说出来,连这个名字放在唐朝还是很不错的,治国安邦,确实很好,而且,治国的治和安邦的安,李毅总感觉有些
李二抱着李乐好一阵喜欢,李毅还是喜欢这么叫他。过了好一会,李二才把李乐交给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便带着李乐和长乐去了偏殿。
李二整理了下仪容,重新坐了回去。
“坐吧。”李二随意道。
李毅也不客气,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你小子还真够可以的,一走就是五年,要是真不叫你,你还不准备回来”
“那倒不是,小子原本的计划是明年回来的,不过现在也一样”
李二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旋即看向李毅,眼中满是赞赏。“不过,小子,你这五年,可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江南,居然真的被你开发出来了。”
“哪里,早着呢,陛下,江南一地,潜力远超您的想象,小子现在只是打了个基础,要想彻底挖掘哪里的宝藏,则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行啊。”
“哎,现在朕就很满意了,如果不是你开发了江南,朕可能还要再等几年,现在有了江南,朕的底气就足了”
“恩陛下,您打算对那里动手了”
“不错,趁着朕健壮,必须报了当年的辱国之仇。”
李毅沉默一会,缓缓劝道:“陛下,可否再等等”
李二皱起眉头。“你什么意思”
“陛下,首先,高句丽是必须要灭的,但是前隋的教训毕竟在那里,如果咱们不准备充分,难免会吃亏,所以,小子觉得,在出征之前,有必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万全的准备你指什么”
“第一,吐蕃,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一旦咱们被高句丽拖住,吐蕃绝对会背后捅刀,所以,在出征之前,必须解决这个隐患。”
“无妨,这次和亲之后,吐蕃老实了很多,麒麟卫那边也传回消息,吐蕃最近正在休养生息,安稳得很。再者,兰州那里还有数万大军,就算吐蕃造反,咱们也能拖住一二。”
李毅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虽然历史上的吐蕃确实是狼子野心,但是令人操蛋的是现在的吐蕃真的老实的跟孙子似的,如果不是李毅知道历史走向,他都会以为吐蕃真的悔改了。因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根本说服不了李二。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浪费口舌了,最多他心里做个提防就好。
“第二,咱们没有民心,前隋三征高句丽,损失的不光是国力和军力,更多的却是人心,现在百姓提到高句丽虽然气愤,但是更多的却是恐惧,这种恐惧是长期积压而成的,短时间很难抹除,如果我们得不到民心,就是出师无名,先机上就失败了。”
李二也蹙起了眉头,实际上,这也是他担心的,不过这个问题他也必须面对,他不可能将高句丽留给后代子孙解决,这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小子,你有办法吧”
正文 第830章 议事下
“我有”李毅肯定的回答。“但是需要时间。”
“多久”
“多则一年,短则半年”李毅脑中不断的做出计算。“其实不光是民心,还有补给、气候、行军、作战等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
李二反倒松了口气。“这是自然,你小子不会以为朕马上就要东征吧朕还能不知道做战前准备朕要是现在准备,最早也要明年开春才能出发,足足有大半年的时间,够你准备了。”李二摇了摇头,旋即看向李毅的目光有些变化。“不过你小子倒是进步不小啊,居然懂得这么多。”
“那是,您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孙子。”李毅得意地昂起头。
“得了吧,药师不知道抱怨多少次,说你浪费了一身的武艺和精明的头脑,你要是真跟着要是学本事,我大唐肯定又会多了一位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