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内,众人齐刷刷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名老僧身上。
而那名老僧,则是一脸的平静,就像是在睡觉一样,双眼紧闭,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若是不知道内情的人,只怕还真会认为他是一个得道高僧。
不过,朱棣还是喊了一声:
“老僧,少给我假惺惺的,我看你都听见了。”
“告诉我,你把这些钱都用来做什么了?”
老僧停下手中的念珠,缓缓地睁开眼睛,眼中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羞涩。
“王爷,老衲也是迫于无奈,只能动用这些钱。”
“我不过是替王爷购置了数千头骏马,饲养于西山之上,又征募了数万兵马,替王爷运送至北地的煤块而已。”
“那就好。”
“阿弥陀佛,吾不下黄泉,吾不下黄泉,吾不下黄泉,吾当为之。”
朱棣闻言,顿时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双目圆睁。
成千上万的马儿?十万大军??
这些人都是新兵,当然都是朱棣的私人部队,但是朱棣现在明面上却有上万的贴身护卫。
一万名侍卫,实在是太多了,一般的皇子,最多也就是三名侍卫而已。
在明代,每一支军队都有二千五百人,朱棣只是一个小小的封疆大吏,麾下的军队也就七千多人。
不过,朱棣的地位非同小可,所以朱元璋也同意了,将自己的亲卫队扩编到了一万人。
到了战争时期,朱棣更是可以成为整个北疆的统帅,麾下数万大军,全部听从朱棣的命令。
不过,这十几万人毕竟不是朱棣的亲兵,自然不可能随朱棣一起起事。
没有了令牌,没有了令牌,朱棣也不能命令他们,朱棣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万人左右的禁卫。
如今,老僧为朱棣调集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而且还是最好的铁骑,大战之时,可以直接骑着战马,杀入敌营。
可以说,他是在担心朱棣会不会谋朝篡位。
朱棣又惊又急,大喊一声:
“老僧,这件事情要是传到了父亲的耳中,父亲肯定饶不了我们。”
那老僧倒是很平静,开口道:
“陛下不用担心,现在的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平民,他们不过是混吃等死而已。”
“他们没有兵器,没有甲胄,怎么能上战场?”
“况且,我们请了一位镖局护送我们的煤炭买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绝对不会走漏风声,还望王爷放心。”
朱棣目光灼灼的盯着那名老僧,随后目光落在了白光的身上,开口说道:
“白大人,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白广一想到朱元璋很快就要驾崩了,最多一年,他就能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放手一搏,至少也能多几分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