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广颔首一笑:
“善。”
朱棣见白广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心中疑惑。
朱棣很清楚自己父亲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答应让自己去航海的。
毕竟,父亲一生都在禁止出海,他也不会为了自己而破坏规则。
然而,之后的一幕,完全出乎朱棣意料之外,令人哭笑不得。
西山村,他的父母来了。
平日里安静的村子里,此刻也是人声鼎沸。
因为今天是除夕之夜,朱高炽与白广两人,正在为村民们送贺礼。
吃的也不是什么大的,就是三斤的羊肉,还有几个米饭和面条。
家里有老弱病残的,发放的食物就更多了。
不过,就是这样的小恩小惠,也让西山村的乡亲们,感动涕零,有人更是跪在地上,感谢白光,感谢朱高炽。
李老三出生于甘肃平凉,在洪武年间,李老三被赐予了一块五亩地,每日起早贪黑,劳碌一生。
靠着自己的努力,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有了老婆,有了两个孩子,这才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李老三原本还想着,在这两年里,多开辟一些土地,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只是世事难料,这些年来,北边的气候,一年不如一年。
甘肃境内,大雪、洪水、干旱、蝗虫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李老三原本只是个种地的,只能依靠上天的恩赐过日子。
可是现在,上天让他失去了工作,而且还让他身败名裂,这么多年的积蓄,竟然连一场灾难都承受不住。
没办法,李老三只好抱着妻儿,跑到外面去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附近的几个县都在干旱之中,像李老三这样的人,连要饭的机会都没有。
一路走来,他都被人鄙视,连个招呼都不打,肚子饿了,就去路边捡些杂草,然后在大树上咬几口。
他的妻子被活活的饿死,他的孩子也被他的食物给毒死。
只有李老三带着他的长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乞讨,才能到达北平。
在那里,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恩人,燕王。
李老三可是清晰的记得,当初在燕王面前,李老三可是亲眼看见了,那个时候,他的眼角还挂着一丝泪痕。
这一幕,给李老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给李老三带来了一种人生的自豪感。
后来,他又让人去救济那些逃难的百姓,那些逃难的百姓,都对他感激不尽。
李家三爷一直呆在北平,最后受了西山村的邀请,才离开京城。
就是在这个地方,李老三学到了采煤的手艺,原本李老三是抱着对燕王的感激之情而来的。
结果,在开采一天的时候,燕王竟然赏赐了他们十个铜板的工夫。
这可是十文钱啊!
这可是李老三最近赚到的最多的钱,从一开始的逃亡到现在,李老三身上已经没有什么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