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寄希望于朱元璋能晚点发现北平城的变化。
等到朱元璋去世,就凭朱允蚊以及身边的卧龙凤雏,白广自信,绝不可能是朱棣和自己的对
手。
屠杀并没有持续太久,十五万的明军只需要两轮,就能将二十七万的俘虏全部斩杀殆尽。
当一切尘埃落定,白广的修为增加整整五十年。
不过想到,白广之占据大明国运的一部(赵李好)分,那么大明国运很可能因此增长了百年甚至更多。
女真事毕,就在朱棣想要撤军回返北平之时,一道圣旨降临,彻底打破了白广和朱棣的幻想。
当朱元璋的语气变得严厉,而朱棣更是被剥夺兵权之时,白广就知道,朱元璋应该是知道了什么
当即,白广的内心就剩下了一个念头,造反!!
不只是白广,就连张玉朱能以及朱棣一众心腹,都开始闹腾。
“王爷,朝廷居然如此待你?我们可是剿灭了鞑靼还有女真,为何要剥夺王爷兵权词?”
“朝廷如此不公,我看不如反了算了!!”
“王爷…”
众人目光全都集中在朱棣身上,而朱棣接下来的决定,将最终决定大明帝国的走向。
抚顺关城内。
朱元璋的第二道圣旨,在朱棣的大帐中,引起了巨大的混乱。
朱能丘福等一些莽汉子,直接嚷嚷着朝廷不公,为朱棣打抱不平。
张玉更是激进,喊出直接反了的口号。
这可把帐中的宁王朱权给吓坏了,要知道圣旨中,就是让他来代替朱棣掌管兵权。
如今这些人当着自己的面,叫嚷着要造反,这是摆明把他的当作死人了。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那个白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堵在了大帐门口,看那个架势,只要朱棣一声令下,今天谁也别想走出大帐。
朱权只感觉头皮发麻,以白广的身手,他不觉得自己能从白广的手中闯出去。
无奈,朱权只能看向朱棣,温言劝慰道:
“四哥,此事必然是有误会在里面。”
“千万不可冲动行事,也许是上一次四哥抗旨,导致父皇误会了四哥。”
“如今四哥既然已经将女真彻底平定,只需要回去给父皇说明此事,相信父皇绝对会给四哥论功行赏。”
朱棣定定的看向朱权,不知道朱权到底是不是在装糊涂。
圣旨上的内容,已经清晰的表达出朱元璋的愤怒,朱权居然还让自己老老实实的回去,岂不是让自己羊入虎口?
从三月份出征,到如今七月份,朱棣已经在外征战了四个月。
北平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朱棣真的是知之甚少。
抚顺距离千里之遥,朱棣平时也没有时间关注北平的事情,只是偶尔会写信询问家中的情况。
至于造反准备的如何,朱棣在信900中却是只字未提,这种敏感的东西,朱棣为了谨慎并不敢
写入信中。
如今京城的父皇,直接召自己入京,口气如此恶劣,这不免让朱棣有些胡思乱想。
手下大将虽然愿意跟着自己一起造反,但是军中士卒出征半年,早就已经思乡心切。
而且,在父皇还活着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有任何信心,是他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他根本还没有做好造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