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只一眼看去,就知道皇帝这是又憋闷气了。
忙给身边的女官使了个眼色,很快,宫殿里面的宫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了长孙皇后与太宗皇帝二人。
“陛下今天怎么了?心情不好?”
太宗皇帝对自己的发妻,向来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便将今日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仔仔细细地同自家皇后说了。
“潞国公此人,的确是得好好敲打敲打了。倒是没想到郑国公家那二公子,倒是个妙人。”
李世民微微挑眉,看了一眼自家皇后。
“陛下您想,这郑国公家的二公子送的礼物,是潞国公世子的牙。可见当日斗殴之时,郑国公家那二公子就知道了会有今日的事情,早早就留了后手。”
“倒是没看出来,一根肠子通到底的郑国公,也有如此七窍玲珑心的儿子。”
李世民仔细琢磨了一下,不由乐了。
“还别说,观音婢这话的确在理。如此看来,倒是朕小瞧了这个小子。”
太宗皇帝一开心,又说到了魏叔琬在东市开了个食肆的事情。
长孙皇后更是讶异了,怎么也没想到嫡出的公子哥儿,竟然放着好好的未来入仕机会不要,反而出去做生意。
但仔细想了想,郑国公家的家底如何,长孙皇后心里还是清楚的。
看来郑国公府的日子的确艰难,又一想到郑国公为人刚直,心下对郑国公府的好感蹭蹭上涨。
原本太子时常被禁足的事情,虽说皇后大度不愿追究,可到底是为人母的,心里自然是有些不舒服的。
尽管压下了对魏征的埋怨,但魏征到底是自家太子儿子的老师。自家儿子老出问题,自然有太子师的原因。
如今想想这潞国公府的桩桩件件,再一回想自家太子儿子最是亲近潞国公父子,心里便明白了过来。
一想到从前对郑国公府有误解,长孙皇后就觉得过意不去,下定决心趁此机会弥补一二。
“陛下,郑国公家的二公子受了委屈,再加上平日里郑国公兢兢业业。要不,趁此机会安抚一番?”
见皇帝还在思索,面上并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长孙皇后仔细斟酌了一番,便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臣妾虽然不懂朝堂之上的大道理,可朝臣们到底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若是潞国公的面子被踩得太狠,想来也会有部分官员会寒了心。”
长孙皇后的话自然被皇帝听在耳中,记进心里。
尽管他很想将口出狂言的潞国公世子在天牢里关一辈子,可他不能这么做。
虽然贵为天子,可到底还是注重名声和威望的。
自己先安抚了郑国公,后面再寻个由头,过几日将潞国公世子提前释放就是了。
“那观音婢觉得,该如何安抚郑国公?”
长孙皇后低头笑了笑,知道皇帝这是将自己的话给听进去了。
“如今郑国公府缺什么,咱们便送什么。从前咱们寻各种理由接济郑国公府,都被郑国公给拒绝了。”
“不如就用潞国公的东西,去弥补郑国公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