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旱灾之后复耕忙(2 / 2)

“吹得真好听。”

话语间,他的嘴角抽动,几乎忍不住内心的无奈和苦笑。

侯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一边轻轻摆弄着手中的骨笛,一边与于谦兴致勃勃地探讨着自己的志向:

“人生在世,总要有追求,我的梦想,便是成为无人能及的音律大师。”

他自豪地笑着,步伐中透露出一股子得意。

然而,没走几步,他几乎要偏离了前往山东的方向,幸好被细心的于谦及时叫住:

“侯卿,你等等!你这是要去哪儿?”

于谦无奈地指了指手中的地图,纠正道:

“你走错了,这是相反的方向。”

侯卿一时语塞,略显尴尬,但很快调整过来,两人便继续他们的山东之旅。

于谦不禁对侯卿周围的伙伴们感到不满,觉得他们行事轻率,不禁让他感到些许的憋屈和孤独。

他不禁在心里叹息:

“太子啊,你这次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于谦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他的心情,就如同被这错误的方向带得团团转。

朱高华在匆匆归途之中,不禁突然打了一个喷嚏,眉头轻皱,心中泛起一丝困惑。

他不解地低语道:

“何人此时念我?”

但念头一转,他便不再深究,轻叹一声,继续加快步伐,急欲重返天城。

此行他保持低调,知情者寥寥无几。

身为大明储君,他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何其沉重。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他嘴角微扬,坚定地继续前行。

而在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内,朱高燧正忙碌于阴沉的大殿之中。

圣上已有旨意,着他负责大赦天下的事宜。

他召集了几位心腹,着手整理赦免名单。

面对这位赵王爷,众人齐声致敬:

“参见王爷!”

心腹们窃窃私语,不时紧张地瞥向朱高燧。

“皇上有旨,近日将赦免名单上所有之人,此事就交由你们执行。”

朱高燧语气平静地吩咐道:

“无论如何,切勿令我失望。”

“是,我们立刻去办!”

众人纷纷点头,迅速展开行动。

与此同时,在幽暗的牢狱之中。

解缙,这位《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也身处其中,他突然感到囚犯们的氛围异常。

确切地说,他们今日的心情异常愉悦。

他满心疑惑。

还没等他发问,便见囚犯们开始交头接耳,兴奋的情绪在他们的言谈中溢于言表。

“你们听说了吗?皇上即将大赦天下!”

“我也有所耳闻,此事确凿无疑!”

“这真是太好了,都说是太子殿下的功劳!”

“没错,太子殿下一举解决了河南、山东的旱情,皇上一高兴,便宣布了大赦令!”

“太子殿下万岁,真是太厉害了!”

“要不是太子殿下的恩泽,我们哪能有这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