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若依照你所言,那最终也就是平平庸庸的寻常官儿,无功也无过的安安稳稳混到死。你要记清楚,本官是要做青史留名的人物,不是当默默无闻的庸官”
见着娄天化跟不上自己思路,担心他要拖后腿,故而方应物有意点拨。便问道:“本官问过你,历代正直大臣多有,为何独独包龙图名声最大,得了青天美名并成为一个模范象征”
对此娄天化还是答不上来,这些天他没少想过这个问题,但始终不得要领,或者说不明白东主到底想问什么。
方应物又问道:“其实理由很简单,故事里的包青天做得是什么官”这个问题娄天化倒是能答上来,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自然是坐在开封府大堂的。”
方应物鼓掌回应道:“这就是了,原因便在这里面开封府乃前朝帝都,四方宾客云集,人口稠密前所未有。街头巷尾、酒楼店肆议论极多,消息传递频繁快捷若非条件如此得天独厚,包龙图如何能成名”
好像有点道理娄天化转念一想。开封府是帝都,宛平县也是帝都。难道东主想生搬硬套包青天故事连忙又开口劝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本官再问你,包龙图为官多年。立朝刚正无私,触犯权贵不少,为何一直安稳无恙而且历朝历代其他正人君子多有倒霉的”
娄天化看出来了,东主今天是铁了心要教训他,便答道:“在下愚昧,实在不明其中真意,还请东主教导。”
“经我研磨,大概有几个原因。其一,宋代以文人治国,包龙图本身就是名望很重的清流,甚至是标志性人物,绝非孤家寡人,朝中多有赏识者,一旦有事便能伸手相帮。其二,包青天名扬天下万民拥戴,大概稍有动静,民间百姓便可聚集起来响应声援,开封府人口百万、闲人众多,不能不令人顾忌。
如此动辄朝野呼应,别人要拾掇包青天谈何容易,盘算其间利益得失,便知道还不如不做。尤其是在包青天成名之后,他威名赫赫,自然奸邪畏惧避让,更不会生事,越发衬得他刚直。”
娄天化听完这些解读,心里忽然比较了一番宋代是文人治国,当今的大明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包青天是清流重臣,眼前这位方知县出身也不差,一样是潜力无限的清流新秀,上面亦有臂力;
那包青天受万民拥戴,眼前这位方知县也在很努力的去营造这个气氛,目前算是小有成就去都察院的时候,不就有几百个民众追随相送么。
这么看来,东主要做稍小一号的青天,各方面基础条件其实都已具备,唯一所欠缺的大概就是时间了。真要成了大气候,让别人顾忌威名敬畏三分,那这个京城附郭知县做起来就轻松多了。
当然,仅有志向不够,还需要有智慧,不过东主哪里又像是没有智慧的人想到此处,娄天化彻底心悦诚服了,这份格局确实不是自己所能想到的。不过也好,东主要做成了青天,那他娄天化大概有机会混个“公孙策”当当
闲话不提,当初刚上任时,与永平伯案子一起接下的状词还涉及到其他一些显贵或者太监,方知县又拣了几家,一一发了传票过去。这次衙役们便没有畏缩之感了,领了传票便登门去传唤。
效果大抵不错,虽然这几家没有肯放下脸面到衙门来听审的,但也都采取了种种法子积极应对,大错写了文书解释,小错便主动改正没有像永平伯那般明知故犯、跋扈无礼的。
这年头缺智商的毕竟是少数,有永平伯这个灰头土脸的先例在,别人不能不警醒三分。那方知县真要是个铁面无私的较真人物,手段毒辣又加上最近风头强盛,自家撞上去未必就比永平伯下场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好
几件事情传扬出去,自然又让百姓叫好,皆言建都六十年来,从未见过如方应物这般雷厉风行的知县。如果不是方知县上任时间太短、酝酿不够,只怕青天之类的帽子已经戴上了。未完待续
s:今天又被几个作者朋友批评最近节奏不太好,略干,过于追求细节转折,建议来点水润滑烘托一下,问题是。。。咋个水法写书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学不会稳定的灌水啊啊啊啊。
第四百零三章 家事〔上〕
把永平伯案子处理完毕,方应物的知县生活就渐渐走上了正轨。娄天化坐镇承发房,协助处理县衙事务;王英因为粗通文墨,便负责保管知县大印及掌管用印;方应石则在外为保镖护卫,在内为把门的门官。三人各司其职,一切井井有条。
至于其他人里,张贵张班头虽然也有掉链子时候,但可圈可点之处亦不少。方知县直接造出一个“总班头”名号,让张贵去坐了这个位置,并掌管所有衙役,算是论功行赏。
本来方应物是想命名为“总捕头”的,小说里都这么叫,但张贵坚决要改成总班头,他说这个叫法更高大上。
至于其他人方应物将娄天化叫来,“户部来文,要本县出动差役三十人,押运京银去边镇。”
娄天化莫名其妙,这件事务没什么特殊的,照旧例办理就是,为何要将他叫过来特意交代然后又听到方知县吩咐道:“我看就让钱县丞带队去罢然后从县衙里找一批不省事的派此差遣,若人数不足再从户口中征发。”
如此娄天化恍然大悟,押运物资赶赴边境是苦差事,这明显就是要敲打前一段时间很不安分的钱县丞了。
娄师爷对此毫无异议,前段时间东主位置不稳固时,钱县丞做了什么,衙门上下都看在眼里,若东主不有点表示,岂不显得过于软弱于是他便遵照命令下去执行了。
却说没过多久,钱县丞怒气冲冲的来到二堂,要见方知县,不过被方应石挡着不准进。不过钱县丞很不体面的怒吼几声,惹来别人远远看热闹后,便被放进去了。
钱县丞忍着火对方知县质问道:“本县从未有过县丞亲自押送前往的旧例,不知县尊此举是何用意”
方应物和颜悦色的答道:“啊,这件工作关系到边境军心,非常重要,为了表示县衙的重视。只好辛苦钱县丞一趟了。”
钱县丞显然是不领这个“情”,又道:“押运银两物资去边镇,只需一二公人即可,何须在下前往”
方知县很语重心长,“正因为此事重要,必须要派可信可靠之人。放眼县衙,唯有钱大人品格最叫本官信任,所以本官才将这等重任托付啊,还望钱大人不要辜负本官的期待。”
看着一个二十不到的毛头小子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