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公主朱轩媁和驸马冉兴让亦如此,越来越多的公主和驸马放弃了这些待遇,相继效仿,就算不是进入仕途,也是进入其他的行业,总之,几乎都是一改往日的颓废姿态,有了生活的追求。”
这一刻,朱徽妍再也没有了那种打趣的心情,整个人的神色也变得郑重无比,她当然听懂了刘有福的意思,无非是,自己的这位驸马爷,也想像其他驸马那般,也有大展拳脚的机会,想要为朝廷、为百姓做些什么。
无疑,而作为代价,就是必须放弃公主和驸马的那些待遇,只象征性的保留一些封号而已。当然,还有少量的陪嫁,作为一种念想。
显然,有了这一年多的夫妻生活,两人不再分开居住,朱徽妍的心情很是不错,虽然损失了大半属于公主的财产,但在感情方面却收获的更多,更加的美满。
这放在大明的历史之上,高高在上的那些公主之中,都是极其少有的。
更为关键的是,不同于以往的那些绝大多数驸马,刘有福乃是官宦之家,本身就有一定的家产,就算没有她公主的朝廷待遇补贴,对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此,就算放弃剩余的这些,也不会有损失什么,反而还少了一些束缚。
当然,不同于其他的公主,他朱徽妍不必像其他公主那般,之所以放弃全部的待遇,不仅仅是为了驸马能够有个大好前程,可以大展拳脚,还有就是,放弃那些待遇之后,可以接出自己的母亲,一起生活。
胞妹朱徽婧,也就是遂平公主,已经放弃了这一切,接出了母亲傅懿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无必要的话,朱徽妍并不想放弃这些,还不想夫家生活在一起,还想再过一段的二人世界,毕竟,满打满算,今年不过十九岁。
“好吧驸马,就按照你说得做吧,放弃朝廷的那些朝廷待遇,搬出驸马府,将这些退还给朝廷,咱们搬到刘府,和公公婆婆他们一起住,也能照顾一下二老的生活起居,一尽孝心”
说出这番话,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不仅仅是因为刘有福的那些言论,被其说动了,还有就是,蜀王的事情,让她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是当今皇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姐妹之一,但这一层的亲情关系,并不能让她有太多的安全感,还不如借助这个机会,从这个漩涡中抽身而出,过起自己的小日子。
别人的事情不想管,他朱徽妍也管不了,自己的那个皇帝弟弟,别看很好说话,骨子里却很有主意,一旦决定了的事情,除非是错了,谁也无法改变,扭转他的意志。
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
tagt
今年的大明,就好像正逢多事之秋一般,事情一个接着一个,爆料不断,让人惊喜,让人意外,让人感觉精神都快麻木了,就算朝廷再抛出什么匪夷所思的消息,京城的这些老百姓都不觉得意外,不觉得奇怪了。
钦天监升格了,从此不再受礼部的管辖,监正可以进入内阁议事。
太医院升格了,依旧独立,和钦天监相似,作为主管官员,院使亦可以进入内阁,可以参与政事讨论。
鸿胪寺升格了,从礼部独立出去,新增一个外交部,不仅负责外国使臣的迎来送往,也向外国派驻使臣,和他国朝廷沟通的同时,也服务于大明的在外子民,最为主政官,大理寺卿也被提升为正二品的官员,可以入内阁议事。
一时间,大明二品的官员,就像大街上的白菜萝卜,变得是那么的不值钱,不算地方,单单是朝廷之中,这京师之内,就极具增加到了三四十个之多。
尤其是内阁的成员,由原来的两到四个,直接增加到现在的十几个。
乾清宫
偏殿之中,崇祯正在浏览着一本本奏折,全都是锦衣卫从各地收集的 yi,而冷晓磊就站在对面,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崇祯的表情变化之时,嘴里也没有闲着。
“皇上,事情果然如你所料,对于朝廷升格多个衙门,老百姓并不是很在意,关注的重点依旧是有关他们生活的相关政策,而官场之上,开始出现了一种风气,颇有那种拭目以待的样子,恨不得所有的衙门都从六部分离出去,成为下一个升格的对象,与七部并肩存在的存在。”
“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公主和驸马爷放弃了待遇,只是保留了封号,退回了超过视若无睹,也不是所有的王爷没有反应,有一部分并不是不想放弃朝廷的皇室宗亲待遇。”
“由于朝廷一直都在拖欠或延发皇室宗亲的禄米,其中有不少的王爷,尤其是那些藩地少得可怜,亦或是没有封地的郡王等等,早就想放弃这些待遇,换得一个自由身,可以从事其他行业。”
“哦那怎么还没有一个人有动静呢”
反问时,崇祯的眉宇微微舒展了一些,神色略微好看了一些,更是眉梢轻轻上扬,直直地盯着冷晓磊,等待着他的回答。
咕嘟
此刻,实在是崇祯的那种无形气场太强,给人一种窒息的压迫感,让冷晓磊心生紧张之感,忍不住地深深吞咽了一下口水,喉咙蠕动,这才做出了解释。
“皇上,是这样的,对于那些贫穷的郡王,日子几乎都快不下去,当然巴不得放弃自己的爵位,从而好摆脱相应的桎梏,皇明祖训的规定,藩王不得离开藩地,若想离开所居住的城池,也必须上报朝廷,获得批准之后,方可成行。”
“然而,天下的藩王何其多亲王和亲王之间不同,亲王和郡王之间也有着天差之别,郡王和郡王间也有着相差悬殊,有的郡王可以纸醉金迷,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的郡王却只能勉强度日,全靠朝廷的补贴。”
“就是因为这巨大的差异,许多藩王,尤其是郡王,平常的藩王几乎都靠其他藩王接济,庇护,才不至于饿肚子。”
“因此,在那些有钱有粮的藩王还未松口之前,还未明确表态,其他的藩王就算再如何的艰难度日,生活困顿,也不敢做那个出头鸟,响应朝廷的政策,实在是,他们有着太多的顾忌之处。”
渐渐地,崇祯的神色恢复如初,还是那么的平静,任由冷晓磊在那里侃侃而谈,讲述其中诸多的隐情,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
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毫无疑问,正如冷晓磊所讲的这些,不管是那些有钱有粮的藩王威胁使然,还是承蒙其他藩王的庇护和接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