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1 / 2)

马车牛车堵死了。

最坏的乃是文彦博,就是他家牛车拦路导致了这场事故,现场扯犊子的老爷们倒也不在乎这点擦碰损失,只是说赶时间。不过他们中有人跳下地扬言自己走的时候,靴子就湿了,钻心的寒冷入侵后尖叫一声又跑回车里去,自此就没人步行了。

王雱跟着老爹脚踏实地越过的时候,看着他们的惨像嘴巴都笑歪了。

不过高兴了没有两分钟,眼看接近皇城的时候被包拯家给超了。老包也够猥琐的,他不是骑马而是骑展昭,展昭背着老包健步如飞的就往前去了。

更气人的是展昭可以背着包拯直接进皇城,然而老廖不能靠近皇城二十丈,必须在外面等候

包大脑壳最先进入班房等候着,其次是王安石和王雱。其他人则一个没见。

班房有大内高手和内侍值守,还会殷勤问候“大人”们。

大宋对待官员的厚道是毋庸置疑的,大内高手和小太监们还会送来火盆,以及非常上等的茶叶。

先到的王安石和王雱脱了光着脚丫子,把湿透了的靴子在火盆上烤干。

包大脑壳多愁善感的四处看着这个地方,许久都没来了啊,自从失去了庙堂行走的资格后,除非是大朝见,否则包拯不能来这个熟悉的地方了。其实以他龙图阁学士开封知府的身份,平时想来也是可以的,可惜他几次三番把赵祯气的够呛,于是上黑名单了,不是大朝见日子人家直接不许他进皇城。

现在,值守内臣们神色古怪的看着王安石品茶。

“好茶啊。”

喝光后王安石大呼“续杯”。续杯之后又大呼换茶。

王雱抬手捂着脸,和魔王老爹一起很丢人,没有一丝土豪气质。他被人称为乡下土包子是真有原因的。

以王安石那极其抠门的性格,平时在私下他不会买这么好的茶叶,就是买了也舍不得喝,于是老王之所以每天来的最早最积极,他主要是来这里把一天内所需要的茶水蹭够了。

这是一项福利,乃是皇帝的内库掏钱给相公们的实惠,至于候班等着上朝的武臣则不能进来这里。

“再给本堂换一道茶,还有些时间。”王安石又道。

王雱尴尬的低声道:“老爹别换了,咱回家喝去。”

“你懂什么。”王安石见他官帽又歪了,急忙抬手把儿子的官帽扶正了。

时间临近了,来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候班房的座椅是有限的,小屁孩没人权,最恶劣的是张方平,他过来给王雱后脑勺一掌道:“小孩子精力旺盛,把座椅让给老人是孝道。”

于是王雱的位置就被抢了,最后被这些大肚子们挤着挤着,就挤到角落中去了。

此外现在拥挤的班房里全是脚臭味,这些相公们也不知道有几个是脚气,因为交通堵塞,他们走路过来,靴子湿了之后导致气味散发,弄的简直熏死人了。

随即一个胖子过来拍拍王雱的脑壳道:“你是王雱吧”

王雱只看他的官袍颜色就有些紧张,笑嘻嘻的抱拳道:“小子有礼了,不知是哪位相公”

“老夫陈执中。”太极高手陈执中捻着胡须呵呵笑着道:“老夫女婿陈建明写来的信里,对你的评价不不低。”

王雱顿时一脸黑线,坦白说陈建明握有不少王雱的黑料,也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讽刺,不知道陈建明那孙子爆了我的多少黑料。

不过陈执中紧接着又道:“尤其小女陈氏写来的家书里,把你夸奖了个上天呢。有意思,你到底怎么孝敬老夫的女儿了可别是什么惹乱子的事啊”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王雱很忠勇的摇手道,“我除了有礼貌、嘴巴甜外,只是送了几斤鸡蛋过去给陈婶婶补补身子,除此之外,小子没过什么超格的事。”

陈执中一听便大笑道:“这便最好了,观你骨骼清奇,年纪这么小就如此聪明,很有前途,老夫还有一小女儿待嫁闺中,不知你”

说到这里王雱一脸黑线,好在张方平关键时刻游荡过来解围了,给王雱后脑勺一掌拉着就走:“叫你不要乱跑,你就是不安分,人家陈相公日理万机贵为大宋宰相,哪有时间陪着你个小孩扯犊子。”

老陈对张方平非常不满,却只得不说话了。

拉来角落里,张方平指着王雱的鼻子道:“你和老陈有什么勾当”

王雱道:“汗,陈相公的尿性么,他是什么勾当也不会有的,他似乎女儿很多的样子,说我骨骼清奇,还说他有个小女儿待嫁闺中什么的。”

张方平便嘿嘿笑道:“这是真的,老陈就会生女儿,一家的女儿。当然老夫承认,陈家的闺女都很漂亮,然而我要是你就管好屁股,老陈家的女儿都超级奔放,不会持家,谁取谁知道。这些我都不告诉一般人呢。”

王雱觉着吧,如果是陈建明的夫人那种质量,也还蛮不错的呢。好歹那婆娘会想尽办法从娘家撸钱回去给夫家,主要是陈建明是个棒槌不会享受而已。

总体上陈建明是废了,他整天说他婆娘败家,人家那是把家好吧。

差不多时间到了,从侧面进入大殿候列,也是这个时候王雱见到个脸上有刺印的老帅哥。三缕长须,抛开刺印看的确是有几分儒雅姿态,皮肤虽然因军旅生涯晒黑了,不过五官排列的非常好,不用问,这就是曾经的大宋第一帅哥战神狄青。

王雱羡慕嫉妒恨。没什么原因,但凡比大雱帅的基本都是异端而不是同类。

狄青上殿的时候,和老将军杨文广交头接耳一番,然后专门看了排在文官系末尾的王雱一眼,倒是也没有什么仇恨意味,不过很显然他也真的谈不上喜欢王雱。

略一迟疑后,狄青就站到了武臣第一位置。

是的狄青虽然不是枢密副使了,不过他在武将中仍旧官衔第一,乃大名节度使。

在大宋,军衔到节度使叫建节,是一个门槛,近似于后世的元帅军衔,意味着拥有带领军团作战的资格。这个时期的大宋,还没有太尉这个官衔,所以节度使是武臣天花板,乃是从二品系列。

狄青后面依次是殿前司都指挥使老曹,马军司和步军司都指挥使。然后杨文广排在第六,他还没有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