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1 / 2)

三山七寨问题后,现在她虽然还留在抚宁县,却整天都有意躲着王雱,见不到她了。

不过有个猥琐方式是,可以利用“曹晴深夜来访”把她引出来座谈。

然而,还是因为三山七寨公关事宜上曹晴失败了,而叶无双成功了,这让曹晴捂脸没面子,所以最近这阵子女道士不知去尾行谁了,总之根本找不到她的踪迹,女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曹姑娘现在的状态。

于是对现在这个蛋疼的局面,大雱感觉很伤

四月一日,结束了一整天枯燥的县长接待日后,松了口气的王雱到冶炼厂视察。

这样的大热天在这样的地方,不是人待的,但王雱却很兴奋。

也不顾周围的马屁众们喊危险,大雱带着个头盔当做安全帽,下身却很神奇的穿着绿色官袍,四处溜达四处看。

工人群体险些笑倒,文官袍子配个超大号的将军头盔,这特么的是奇观啊。

跟在身边的安东耿天骘等几人非常尴尬,但小老爷就这德行,许多时候透着城里人都理解不了的滑稽。不过这也正是他的优点,大头百姓和工人喜欢他的这些小滑稽。

新的车间,新的炉子,焦炭以及新的炒钢方式带来的新冶炼工艺。现在规模还很小,技术还很落后,一切还是很草根,但是大雱有满满的成就感在心间流动。

总体上这里的冶金工艺今非昔比了,整个大宋就没有这样的工艺,就算是汴京煤场也没有。

因为这是结合了水泥运用后,最新改进的炼钢炉,焦炭参与,还有早前汴京煤场研发的涡轮加氧装置,最后,大炼金术士老罗爹参与技术指导。

产量不大但起点超高,绝对是当今地球特种钢的最前沿技术、材料学的巅峰水准。

这个冶炼厂起步比水泥厂要晚一些时候,现在处于紧张的试产和研发阶段。王雱要求的宋钢一号不需研发,有焦炭和新炉子后直接出炉,无需锻打,就是质量最好的民用级钢材。

至于宋钢二号,即无需精加工、直接成型的军备用材,对此也无需怎么研发,老罗爹心中有数,只需要一定的试产和调整,总结量产流程,顺便培训出足够的学徒工来,那么往后也不是问题,按部就班就可以生产。

但王雱要求的一些特殊钢材,需要通过不同的添加,成为不同场合应用特性的特种钢,那就需要老罗爹全程把关总结,进行无数实验和烧钱。

炼金师说白了和厨师是差不多的一种存在,就是不断根据经验和探索精神,加上天赋,进行不同的配料添加尝试,然后被动总结出一些元素规律来。

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他的火控经验,感光,对材料的敏感度等等,都会进入一个完美范畴,就像书法大师写字一样,写之前他未必要去考虑每一笔、每个转折的用意,但随手一挥,他就是能把字写到顶级水平。也像是组装工艺中的累积误差一样,大师哪怕第一笔就写歪了,对学徒来说这个“字”当然废了,但对大师无所谓,他会在下意识调整往后的笔画,始终和“歪了的那笔”进行匹配协调,于是总体仍然是正的,就仍旧是好字。

这就叫功底。

材料学上老罗爹不是神,但他绝对有这个敏感度和功底。并且有人提供资金让他在喜欢的领域钻研,对此他非常兴奋。

宋人有炼金学功底的,但崇尚秘方,于是导致一些东西不能交流进步,甚至会失传。所以很早以前的武侠中的高手“越老越厉害”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教徒弟留一手,那就越传越少,最后若没遇到杨过似的武学天才入门的话,那当然就慢慢失传。

于是在大雱希特勒加斯大林似的传销洗脑政策下,老罗爹不但要分享秘方,还有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带学徒,真正的真传弟子。

那些小研究生们作为助手、围绕在导师老罗爹的周围辅助,顺便学习。其中有几个聪明有天赋的家伙,甚至能经常性提出一些疑问来让老罗爹干瞪眼。

“干瞪眼就对了,这代表你的研究生们,关注到了你这个导师没有关注的地方,成为了一种可能和选项,这就是团队的用处,也折射出了闭门造车的害处。”

老罗爹来告状的时候,得到了大雱的这个回答。

第284章 大人英明神武

车间现场,老罗爹的研发任务暂时被打停,急忙过来询问领导此行的要求。

王雱大抵把设想中的材料说给他的时候,老罗爹愕然道:“这次大人要造什么”

“气缸。”王雱道。

“它和水缸的关系是”老罗爹麾下的一个“研究生”尴尬的提出了疑问。

“有点像,但它是气缸而不是水缸。”王雱这么回答。

这回答很蛋疼,然而只能是学徒的错不能是领导的错。于是老罗爹给这个后生后脑勺一掌,让他一边凉快去,开始询问大雱关于设想中的蒸汽机细节。

老实说大雱对饭岛爱她们的构造非常了解,但真不知道蒸汽机是什么个鸟样,只能把大体的工作方式和原理说了一下。

老罗爹细心的听取后还真的懂了,却迟疑道:“这个不明物件真能自己工作”

“绝对可以的,你烧过开水吧火大的时候,出气口容量不够,水壶盖被气顶起来是常有的。就这个理。”王雱道。

这个现象老罗爹当然知道,于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连一番夸奖,说了些“大人英明神武观察细腻”什么的。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对领导连连一番夸奖。

然后老罗爹又说道:“限于现在这个交流层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结构才能稳定这个机器,卑职心里也没底,说不好。”

“那当然,我又不是昏官,我不是直接过来让你造出来,而是让你理解我的意图后,进行大量尝试和研发。你看我这么年轻,我有时间等的,你女儿这么年轻,她更有大把时间享受到往后这个机器带来的好处。”王雱道。

就此一来其他人退散,只留下王雱,以及有相关基础的匠人具体交流。

作为验证机,可以暂时不考虑生产线之类的东西,也就无需各种各样的相关机床。

但汇合了百多个匠人交流下来的最终结论是,处处难点,暂时没人能拍板是否能成。

严格说起来,气缸活塞的制造对于现在的大宋已经算是天方夜谭,但是,因为现在抚宁县冶炼厂的技术起点太高,拥有强大的匠人团队,所以气缸活塞还不是最难的。

在现有起点上,材料尝试突破一下,无需锻造的情况下出宋钢四号用于缸体材料,应该是可行的。那么没有镗床并不是第一代验证机的问题,王雱也不指望第一代机器就有思域的“地球梦”发动机那么牛逼,低效,短寿命都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可以用沙磨,直接浇筑做到缸体活塞的几何形态基本完整。

然后经过手工打磨,大师级的工刀修正。对此老罗爹直接坦言:虽然费工费力,但的确可以做到。老罗爹还让王雱务必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