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 / 2)

d虏,正乾坤。”

白明修手持一柄绣春刀,刀刃出鞘向天,嘶声道:“在此临江,我等于此盟誓,三年之内,我大明复必临长江眺江南五年之内,我大明复必登黄河视中原尔等皆为我朱慈煊之袍泽,今日入我复,此生以复国为大业,矢志不渝。我朱慈煊在此盟誓,今日诸位将士之姓名,将永留顺天府忠烈祠。诸位将士之家眷子孙,入朝为官从优考虑,就医就学,都有朝廷照顾,三代之内皆受恩荫。复国大业后,诸位将士论功封赏,人人授田百亩,有大功者得爵位。战殁忠烈,亲族得抚恤百两,仍享忠烈恩典。”

白明修最后宣布:“大明复,从此成立,诸位兄弟,与我共呼复国复国复国”

白明修此刻面目狰狞,连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跳着,他还没有怎么拔个的少年身躯,却似乎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直带动着临江的上万大明将士热血沸腾。

人们随他高呼着“复国复国复国”,似乎那股豪情满盈胸腔,万人锐气难当。

白明修只抓住了两样东西,一是民族情怀,这里转战半个中国的明朝将士,几乎没有谁是没有这种朴素的民族情怀的,他们不愿意做亡国奴,不愿意剃发易服,去做野猪皮的奴才。他们即便不懂得什么是诗书礼乐,不懂得中华风尚,但是他们却知道,这个文明由他们来捍卫,是绝不容玷污的。

白明修抓住的第二件事,就是物质利益。明朝中期以后,长期的重文轻武和朝廷内部的倾轧,让军队已经丧失灵魂和动力。单纯以精神和气节去感召这些士兵们是不管用的,所以白明修很明确地提出了,大明复将士位列忠烈祠,世代受香火供奉;复将士能够分得田地,并且自己和亲族都会享有更好的待遇,阵亡有高抚恤,活着子女当官优先录用,子女读书免费,更有其他一系列的好处。这些东西白明修已经提前宣导过了,在军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他甚至让吴敏去制作了上万张田契,发到了士兵们手中,只要他们攻入顺天府,这些田契都能够兑换良田百亩。到时候有更大功劳的人,还能够分得更多。

白明修还让人制作了一些勋章的样品,向将士们展示。

“这些勋章将代表你们为明室、为天下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战事结束之后,会发放给你们每一个人。他就代表着你们就是大明的功臣,这勋章你们可以世代传家,百年后,你们的子孙也当知道,当年大明国运零落,汉家江山飘摇时,是他们的先祖抛头颅洒热血,救亡图存。”

这些东西在后世来说都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觉得无比荣耀和有冲击力。

就连李定国也为白明修的种种“创举”而心旌神驰。对封建传统的这些人来说,一个君王很难是完美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太子殿下小小年纪便已经行事果决、颇有谋略,更还晓得关节厉害,能智取白文选兵马,又能笼络复将士。这样的心智和能力,李定国甚至都有些恐惧了。

“大概也只有这样妖孽一般的天才,才能够挽救大明于危难之际吧。”李定国心想道。

永历十五年的夏末,热带的缅甸仍旧使人燥热。不过伊洛瓦底江畔,一万多盟誓的大明复将士却感觉到有种风萧萧悲壮,又热血沸腾的情绪。

很多人努力地瞪大眼睛,希望记住这个场合内的各种细节,包括军装挺拔的晋王军神气概,比如万千将士其力同心的风貌。

当然让更多人缅怀的,还有当时还是太子的那个男人,面红耳赤、望着北方三呼复国的场景。即便时光荏苒,之后那些白发的老复将士,重回故地时,望着一尊汉白玉雕刻成的雕像,似乎仍能够听到他声嘶力竭的喊声。

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便没有谁会质疑,他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让已经失去每一寸领土的大明,重夺天下的伟业。

021 西陆兵法

临江盟誓之后,白明修开始主导复进入紧张的训练和部署之中。

复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的雏形,甚至连军衔和编制都改了。白明修是直接给以太子监国的名义授晋王李定国和巩昌王白文选为上将,这也是复中仅有的两名上将。其余如靳统武等重要的部将,只是授衔少将,但实际上也只是带一个步兵团。

李定国任复主帅,也即总司令;白文选任副帅,即副总司令。只不过白文选现在的地位多少尴尬,相当于被架空,实际上白文选是以副帅的身份在担任两个重步兵团的指挥。

白明修的嫡系中,赵旭仍任警卫连的连长,但是同样也任复总教官,督促复训练之事。来自铁炮足轻的林正则担任了线列步兵第一团的团长,另外两个团的团长分别由李定国的部将靳统武和前侍卫总兵邓凯担任。

白明修顺手还在系统里花钱兑换了一位骑兵专家,名叫齐尔放,虽然比吴敏这种a级人才差得多,只是一个e级人才,但是花费不多,仅有500币。白明修便委任了齐尔放担任游骑兵第二团的团长。游骑兵第一团团长则是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

至于两个山地步兵团,都是白明修蛮族兵的底子,两个团长分别叫山乙、洪勉。

复的训练正在紧张地展开,要将完全没有太多近代军队战术意识的明军打造成战场上的雄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白明修在系统中兑换了一些资料,其中一本名为西陆兵法,原本是一本不存在的书,其取材来源于很广泛的西方军事战例和理论,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普鲁士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只不过战争论成书于19世纪,其中很多重要的战例都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

这本西陆兵法总结了欧洲15世纪一直到17世纪上半叶的一些军事战例,甚至用春秋笔法对于“未来”的军事发展也做了预测和准备。比起中国传统的兵法书,这本兵法很少涉及谋略方面的东西,更多是事无巨细地在讲训练、兵种、武器、后勤等极为细致的东西。

尤其此书对于至今欧洲几大国家的陆军情况作了详尽生动的描述,讲解他们的编制和作战模式。对于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以及欧洲国家的军事发展进行了点评。

白明修花800币兑换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有些迟疑的。不过当他大体浏览之后,觉得这次的兑换反而是赚到了。

谎称是澳洲那边的一位奇人在游历欧洲国家之后著称的书,白明修将西陆兵法赠给了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