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风卷红旗,李定国眺望昆明城,声音慷慨激昂:“且收复云南,诛杀吴贼,献给太子殿下与陛下。”
大明复自成军之后,始终是只认太子监国朱慈煊,不认正牌的皇帝永历朱由榔的。甚至现在晋王李定国也是如此,因为他很明白的指导,太子是天命之人,才华横溢且气魄大、有胆识。相比一路落跑的皇帝永历朱由榔,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此时被送去澳洲去赋闲,完全就是最好的处置。
当明军开始在昆明城周围安营扎寨的时候,其兵力已经是优于清军了。
李定国所率领的大明复分为两个陆军的师,都是按照白明修的方案编组。每个师变成了线列步兵团5个,冷兵器为主的长矛兵团和重步兵团2个,骑兵团2个和炮兵团1个。
之前参加缅北会战的大明复,线列步兵1团、2团归属在了陆军第一师,3团归在陆军第二师,作为骨干部队。投诚部队新租的线列步兵分别配属在两个陆军师。骑兵部队还是以原来的几个团为主,直接分配在了两个师。新加入的骑兵部队则直接被李定国编入了骑兵第一师。
这样子的三个师兵力,差不多是两万人出头,火器化在六成左右。除了白明修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大量武器之外,阿瓦军械局已经开始能够生产一些武器了,而且产量会越来越大。之前缅北会战缴获的鸟枪,也被分配在了线列步兵团之中。
按照西陆兵法所传授的方阵技术,大明复的训练中心狠操了新组成的部队,已经基本让这些部队拥有了方阵作战的能力了。
不过李定国也基本判断出来,吴三桂应该不可能同他再进行野战了。在塔新策率领的清军在正面冲击少量的明军遭受大败之后,清军就更不可能出城与明军作战了。
除了作为主力的大明复三个师的兵力,李定国所指挥的还有几个被策动反清的将领,比如王会。这些人其实都是从明军投降清军的,不过白明修还是给了这些人一个台阶下。李定国派去的说客以“将军是迫不得已委身于鞑子,静待时机俟王师返回,揭竿而起”这样的说法,算是打消了这些墙头草的疑虑。
不过白明修在之后是要收回这些人的兵权,并且送去训练中心进行再教育工作的。
还有就是隶属于缅甸宣慰司的藩军,此时缅甸藩军的规模已经越发壮大。吴敏不仅招募来了缅族,现在孟族、掸族的人也都纷纷加入了藩军之中,使得李定国从缅甸带来的藩军也有两万的规模。
最后的,就是被黎维祚等人所说动的云南土司们,这些人里面其实也是有一些政治投机分子的,不过这个时候白明修希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所以,此时明清双方的兵力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倒转,大明复、投诚军、藩军、土司军合在一起,总兵力居然有六七万人之多。这还是因为在缺乏武器的情况下,阿瓦那边还有两万多人没办法派上用场的情况下。
而吴三桂缅甸一败后,加上云南整个情势倒转,使得他现在昆明能够调动防守的兵马只有三万人左右,除了固守也基本上做不到什么了。
从贵州或广西调兵前来支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吴三桂有信心,能够拖到援兵到来。
李定国也判断出了吴三桂的想法,摆在李定国面前的方案也多了起来。
“可围困昆明,我军有缅甸作为大后方,又有澳洲奥援,围点打援,可不断地消耗清军力量。如控制周边州府,也可进一步巩固经营云南。虽然昆明意义重大,但倒并不一定非要那么快攻下来。”李定国心中有了定计。
他手中火炮数量不算太多,但好处在他还有澳洲方面不断送来新军械。而且阿瓦军械局也已经能够铸造拿破仑炮,只是拿破仑炮最大口径也就是12磅,按照大明复新标准即120炮,用来攻城还是略显单薄一些。
不过李定国日夜读西陆兵法,已经越发领会到枪炮武器的使用,在他安营扎寨之后,立即就命炮兵架设阵地,他决定先轰昆明几轮再说。
055 晋王诛贼之战一
缺少火器一直都是大明复的一个困扰,尤其是在李定国研究西陆兵法之后,更是笃定了未来战争中,层出不穷的新式火器和火器战法将会是主流。但尽管有澳洲郑和遗部的各种支援,但大明复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充,火枪、火炮都是不够的。
不然也不会出现,李定国编组的陆军第一师、陆军第二师只有两个炮兵团,而且其实还是不满编的,骑兵师根本就没有炮兵。
李定国的炮兵主要还是白明修之前兑换出来的拿破仑炮,即15式80毫米和120毫米两种口径的前装滑膛炮。这都是非常不错的野战火炮,李定国在使用之中也逐渐发现其精妙之处,不过这种火炮用于攻城,仍是稍显不足了。
不过好在明军面对的昆明满清守军,本身也不是同等位阶的对手,昆明虽然是府城,但并不算是多么大规模的城防。而且整体的城墙防御布局都是中古时代的产物,对于防炮并不在行。
大明复两个师的炮兵在城墙的两面,分别设置了炮兵阵地。明军用于攻城的火炮,主要是12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这些火炮实际上用于攻城还是稍显不足,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威力上,都是如此。
为了弥补大明复陆军的火炮不足,李定国甚至还下令,暂时将驻缅甸舰队的几艘护卫舰上的18磅海军舰炮,以及几门32磅的臼炮也给拉了出来。再加上之前缴获清军的堪用火炮,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在两面排出了总计一百门的火炮。
已经胜任第一师师长的靳统武对李定国说道:“大帅,直面昆明城防上布置的火炮,与其对射,我们还是风险不小的。”
李定国却并不太在意,说道:“吴三桂的火炮本就不算多,滇贵之地道路崎岖难行,从中原而来的大炮很难抵达。再加上清军的火炮也未统一,上城作战虽然让其红夷大炮等射程更远,但是我却看不上清军炮兵的操炮本领。我们的阵地就设在前沿,鞑子的炮能够打过来都不易,不要说再打准。”
李定国已经初步成为一名有近现代军队作战思维的将领了,白明修少时看史书,很多史家都形容李定国在军事上的天赋绝伦的。李定国也确实是这样,他对西陆兵法多有钻研,又与实际自己的带兵经验相验证,已经颇有水准。
大明复的炮兵有效射程都在1200米左右,清军最长的火炮也就差不多是1000米,虽然理论上最大射程还可以提高,但实际上再考虑弹点散步,威胁到大明复炮兵阵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而且李定国在接手大明复重新训练之后,接受了很多来自白明修的后世军事理论,对于士兵思想、斗志和价值观的磨砺,也成了李定国重点经营的东西之一。
其实在南明大厦崩塌之际,李定国也已经走向了偏执和混乱。他曾经在新会这座吃人之城面前慨叹,但是在云南的时候,他会因为怀疑部将投靠清军,就杀掉可能投降的人。甚至担心逃兵泄露行踪和军事机密,还会命人袭击这些逃兵。他去到孟艮村寨,也会进行杀戮,为了维持军队以及不给自己造成更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