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 / 2)

分割线

外人是不知道郑家在南海被莫名其妙的乱入舰队给打得大败,只道是太子殿下成功地接来了延平郡王,也就是现在的瀛王郑成功。白明修还适当地让自己新得到的两艘120炮的一级战列舰在广州府晃了晃,甚至由于没找好泊位,这两艘船不得不拉到了别处,为了清理藤壶水藻顺便拉上了岸。

郑家士卒也被三令五申不得传言琼州海战一事,仿佛这些根本没有发生过。

白明修出海一趟,不到一周的时间,粤省又有几个县向太子监国献上了降表。明军声势煊赫,特别是太子一怒,引天兵天将,降下天罚雷火,将新会夷为平地。民间已经将太子当成是紫微帝星下凡,是终止乱世的神仙,凡是惹怒太子的,绝没有好下场。

新会原本抗明叛逆,这一次又拒绝太子殿下的天威,这才被灭。太子殿下仁慈,饶了新会人一命,却毁掉了他们的家园。粤省各县也都害怕了,此时不敢再于明清之间摇摆,赶紧向南明献上降表,好多县城也很有创意,到处派皂隶去抓老百姓,抓到人就把辫子咔嚓一下绞了,收集了几百上千条金钱鼠尾,献给太子殿下,以示反清之心。

白明修收到了送上来了一堆堆的金钱鼠尾,也是无奈苦笑。

不过,粤省大半地区归降,也让白明修声势暴涨,更使得他钱粮收入增多,还令其接触到更多人才。

自白明修进入广州府的第二天,南明小朝廷就张贴布告,招贤纳士。白明修又直接开设了大明中央干部学校,对外宣称同国子监,招纳而来的贤才,将再次接受培训,再补缺。

至于各地方州县,白明修是仰赖他的复去统管的。行政官员方面还是他的南明小朝廷的短板,但是他的军队体系却能够分散出余力来帮助他完成很多工作。自大明复成立之后,就对于军队有着非常完备的组织建设,除了战斗指挥的体系,还有政治工作的体系。比起旧式军队,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的复士兵,已经基本可以做到令由上出、不惜一切代价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样的东西更是军中铁律。

高喊军民一体的白明修,也将好的军队都是能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大明复重要的目标。所以,当白明修派遣大明复进入各州县,不仅没有扰民乱政,甚至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明复基层组织一面进入乡村市镇,组织市民农民进行自治,一面分配田地等生产资料进行恢复生产,顺便清算一下汉奸恶霸和恶绅。

可即便如此,白明修的复也都是有限的,一个县他最多撒出去一个连。还是有些地方他也是照顾不到的。不过也因为他敢玩这一套,所以当受田群众和基层自治组织建立起来之后,他的复和南明政权也自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戴。

这边是白明修的双管齐下,一面广纳贤才、通过干校系统进行培训改造;另一面则通过军队进入基层,搞群众路线,通过争取民心,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组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书人在评论时局的时候写道:“太子入粤不过一月有余,岭南焕然一新,气象大异,有大治之兆。”

虽然这跟很多读书人和上流阶层所想的不太一样,太子监国并未重用那些投清又复明的家伙,也没有对于上层格外热络,反倒是格外重视那些寒门孤子,或者是烈门遗族。一批甚至被老爷们认为是上不得台面的泥腿子,居然也堂而皇之地跟他们的家族之星一同进入了“国子监”,成为了同窗。

只不过太子监国的刀笔吏也格外厉害,投靠满清为虎作伥、迫害百姓的官员或者家族,都遭到了他的清算,一些家族也曾集众反抗,都被强悍的复连根拔起,一些担忧受到影响的家族,甚至举家北迁,逃离了广东。

广东提督杨遇明仍旧假装看不见广州府的情况,甚至惠州本地很多客家大族已经跑去接洽太子监国,他也视而不见。

他可以看不见白明修,但是白明修不可能装看不到他。惠州就在广州府左近,有二万清兵呆在这,白明修虽然不至于坐立不安,但总归也是不舒服的。

于是乎,白明修率领他的骑二师和陆军103团开往惠州。只是没有想到杨遇明压根没有跟白明修打仗的心思,一听说白明修大军前来,索性弃城而逃,带着大队人马继续向东逃窜,进入山区。

106 杨氏投诚

白明修没费什么功夫就占领了惠州,此时他广东十府一直隶州,除了粤东潮州府,已经尽数被他掌握。

相比起清廷反应速度缓慢,白明修的动作可是十分快速,他的复本身就是现代式的军队,组织严密,且令行禁止。更何况白明修还带着大量的补给物资,基本上不担忧后勤补给上的事情,所以前出后退自如。

大明复战功标榜,加上太子引九天神雷轰炸新会一类的传闻,留驻在广东的清军早没了什么抵抗之心。

杨遇明这边一逃走,他手下就连续有几营清兵半途投靠了南明,杨遇明似乎也全不在意,一门心思扎入潮州的山里,一面还同屯驻揭阳的挂印总兵吴六奇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壮大声势,抵抗明军。

白明修大军以骑兵为主,就算是103团的士兵们,也多数有战马骑行,辎重更是有大批马队协理。广东毕竟是富庶之地,白明修得广州府之后,施行了一系列政策,更以银两和粮食作为酬佣,征募民夫和牲畜,迅速地改善了大明复在广东的行军和机动能力。另外,白明修经营基层组织、走群众路线,加上他发钱发粮,使得整个工作都变得容易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白明修大军来得迅速,杨遇明都没有做好什么准备,只能仓皇而退,躲入山中。

此时身在山中的杨遇明也是一肚子气和担忧,他对儿子杨宝荫说道:“明军来势凶猛,近乎不可阻挡。传闻桂王世子朱慈煊已经与郑逆取得联系,郑逆现在人就在广州府,朱慈煊还封了他瀛王。这样一来,惠州、潮州已经是腹背受敌。郑家屡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