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1 / 2)

d引力。之前的南明朝廷内部倾轧,现在看来,政令悉由朱慈煊身边的僚臣而出,兵力也俱在其手,反倒比从前混乱不堪的永历小朝廷,更为团结,也更为难对付。如明军汇聚十万,扼守关隘,除非朝廷能够兴兵数十万,一举破之,否则我们面对的,也只能是一个长期对峙之局。”

洪承畴对于周昌的眼光也算是看好,他也跟着道:“战乱数十年,原本以为战事消弭,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却没想到南明死灰复燃。这一次南行,先要弄清楚朱慈煊这伪太子监国的虚实,才能再做打算。此时尚未有准确信息,各种传言横行。但朝廷财政已经十分紧张,顺治十八年已经重新开始征收剿饷,百姓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如今朝中有人提议实行捐纳,以解燃眉之急。”

周昌眉头皱了起来:“怎么连卖官鬻爵这样的办法都想出来了,新朝鼎立,本该行利民善政,肃清官场,怎能如此行事”

洪承畴笑道:“你以为还能怎么办连年征战,各位贝勒、贝子、勋贵们倒是赚了不少便宜,抢了银子,圈了田地,朝廷自然也分了不少,可是打仗总要付薪出饷,就算有再多的钱粮,也禁不起折腾。所以这番南征,实际上老夫的困难不在于出兵平逆,而在于如何整顿南方七省,筹措钱粮,以积蓄兵力,击败李定国和朱慈煊。”

最后这老汉奸又长叹一声:“只怕,老夫这身体却不知道还能撑上几年。”

周昌忙道:“明公自然能长命百岁,这大清还需要您这样的肱骨之臣。”

周昌拍完马屁,这时候又想了想说道:“南方之乱,如要想要避免局势继续崩坏,一定要阻止朱李郑三家连结,更要防备他们将手伸进江南。所以明公待到南方,一定要加强广西防务,命两藩死守广西,阻止李定国与朱慈煊的会师。而潮州、漳州、泉州等地更要牢牢钉住郑家,并阻隔朱郑双方的陆地联系。如能够破坏四省横贯的局面,南明终究被我们各自控制在不同的战场,只要明公能收拢南方力量,用对人,这平乱之功,仍旧是明公的。”

洪承畴满意地笑了笑,周昌的这些话确实说到了他的心里头,也是他的打算。如今虽然明军占有水师的优势,但是分割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如果真的让他们连结起来,加上此时南明小朝廷变得更加单纯、反抗之心也更加强烈,那还真的很难对付。洪承畴已经很清楚八旗现在已经不可用了,要想再扑灭占据四省的南明,那么就算大清能够成功,最终也是伤筋动骨,说不定在其他的地方就要败亡了。

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洪承畴必须首先确保广西、潮漳这些地方牢牢控制在清军的手中。

109 入潮州

白明修接受了杨宝荫的投降,但是并未率军返回广州府,全省最后一个没有投降大明的州府就是潮州府了。杨宝荫也向白明修招供称,他老爹杨遇明原本打算与吴六奇合兵一处,做最后的抵抗,并等待清军的援军。不过杨宝荫还算是有点眼力,知道他老爹加吴六奇也挡不住太子殿下的兵威,索性勾结部将,控制了他老爹,向白明修投了降。

大明复从惠州府出发,向东开进,大军抵达普宁县,普宁不战而降。之后大军又至惠来县,惠来县虽然城池紧闭,但是在白明修发动炮击之后,惠来县也扯起白旗投降。

潮州府屡经战乱,尤其是郑家控制的南澳岛就在潮州之外,郑家不断会发兵来到潮州府进行征缴粮饷。清军如果实力足够则会同郑军作战,如果实力不足,就会坚壁清野,留下老百姓。而近年来,吴六奇开始执行海禁的政策,让居住在海边的民众内迁,收缩清军的防线,使得南澳的郑军并不好过。

只是吴六奇这些年考虑的更多是来自海上的威胁,却没有想到真正的威胁居然来自陆地。

“吴六奇的军队驻在饶平,其余县城的守军都不多,之前慑于吴六奇这个土皇帝,周边的县不敢向我大明投降,现在整个广东只剩下潮州府未臣服,而吴六奇已经是孤军奋战,翻不出什么浪花了。”白明修领军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他提军在普宁暂时休整,而派遣使者前往潮阳、揭阳等县,要求当地知县和守备投降。

白明修已经稍稍习惯了领军的生活,虽然作为太子,他本应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可是奈何他现在已经是刀枪不入的体质,所以也并不担心战争的威胁,更何况他带领103团和骑二师,清军无论从兵力还是从战斗力,都无法与大明复媲美。

“狮姐不在身边,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咧。”白明修有点贱气地自言自语道,虽然他跟狮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男女活动开展,但是毕竟狮姐是一个超级漂亮、超级细心的妹子,可以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

而领兵作战的日子,白明修是跟大头兵们同吃同住的,不过他的以身作则也让他手下的部队对太子殿下充满好感。白明修不仅对于普通官兵没有架子,而且还会询问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表达意见。这样在后世可能很常见的做派,在这个时代却让白明修显得格外的不同。

白明修大军在普宁休整两日,周边的县城除了海阳县、澄海县和饶平县三地,其余都已经投靠南明,白明修的部队没有进行什么激烈的战斗。投降的县城的防御力量也都很薄弱,在清楚明军拥有“重炮”之后,直接就爽快投降了。

白明修还命人前往南澳接触隶属郑家的部将杜辉,即便白明修没有出示任何有关郑成功的手信一类的凭证,杜辉还是连夜坐船来到揭阳觐见太子殿下。

“杜将军,你能来见本宫,本宫大为振奋,你镇守南澳多时,对潮州的情况也清楚,本宫正可以你之能,协助本宫攻占本省最后一处顽抗的州府了。”

“能为殿下效力,是末将三生有幸,愿在殿下座下,牵马提蹬,赴汤蹈火”这杜辉也是一个墙头草一类的人物,原本的历史上,随着郑成功的英年早逝,杜辉也向清廷投降了。不过现在这个局势,至少在岭南是明军占据极大优势,不仅是民心所向,而且明军精强,清军被秋风扫落叶般地击败驱逐。

杜辉的态度也非常明显,他大概早就觉得跟随郑家没有什么前途了,尽管这个时候他也听说了郑成功人在广州,还被太子封了一个瀛王,但是继续在郑家效力,不如向太子殿下交投名状,直接投靠太子殿下,说不定会有更好的任用。

白明修也懂杜辉的花花肠子,他实际就是拿南澳四万军民作为礼物,送了白明修。白明修自然笑纳,不过投靠他的军队,还是要先扔进广州的训练基地,培训个36个月之后才能使用,军官更是如此。

因为知晓明军有大批骑兵,机动力强,吴六奇不敢与白明修展开野战,只能据城而守。未投降的三个县城,都是潮州大邑,尤其是海阳、澄海二县,吴六奇不敢放弃,各派数千人镇守。

大明复抵达海阳县城墙之外,已经非常有经验了。103团立即进行炮兵阵地的布设,准备对县城进行炮击。

“殿下,好像城内有些混乱。”负责侦察的士兵回报称。

白明修立即道:“先瞧瞧再说。”

结果不多时,果然西门被打开了一角,一群人从里面跑了出来。城门里,好像还有厮杀正在进行。

“里面自己打起来了”这个情况白明修倒也是不意外,当初他攻打广州城,也是有人给开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