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已经结束了,经过22天的争夺,清军虽然还有数量很多的士兵,但是被我们限缩在一片狭窄的区域内了。”聂冠勇充满了自豪地说道。
白明修在电话里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他们,劝降吗”
聂冠勇摇头:“陛下,末将不认为劝降会有什么效果,西清方面对我们大明进行了太长时间和太深入的抹黑宣传,所以普通士兵对我们妖魔化程度很深,根本不敢投降。战争从开始到现在,我们收获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可是始终没有成规模的清军主动向我们投降。”
聂冠勇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末将打算对清军镇守的最后1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毁灭性的轰炸和炮击,这一行动暂定名为升天行动。”
白明修笑了笑:“升天行动,你倒是直白。你是打算用凝固汽油弹、集束炸弹之类的东西,彻底将那片区域给轰一遍吗这样能够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伤,如此密集的清军集中在这个区域内,杀伤效果会翻倍。”
“是的,末将的打算就是如此。虽然如此行动,有伤天和,但是既然他们拒绝投降,为了快速结束伊京战役,向巴尔干方向和向乌克兰方向进军,末将不得不采取这个手段。这也是对其余清军的一种有效震慑,他们不想投降也可以,那就死掉吧。”
白明修没有多考虑,他对于敌人缺乏圣母气质的怜悯,当年他毕竟也是在战场上开无双、大刀片子砍人的猛将兄。
“那么,就这样做吧。“
12月15日,大明西夏战区调动了约1400架次军机,包含六十多架战略轰炸机,向伊京最后负隅顽抗的阵地发动了一场惊世轰炸。整个轰炸大明空军和海航朝清军投下了超过8000吨炸弹,将整个区域变成了一个火焰王国。
事后整个区域花了很久才彻底清理出来,具体多少人死伤无法精确统计,不过根据后世的历史学家估算,至少有17万清军在这场轰炸之中伤亡,幸存下来的清军几乎人人带伤,特别是烧伤。不少人都患上了严重的战后心理创伤,甚至其后自杀。而聂冠勇的这场“升天行动”也为后来那些没有见过战争惨烈的小清新所诟病,不过这并未影响聂冠勇在战后受封大明元帅军衔。
人们原本以为西清的征服欧洲战争已经是战争惨烈的最巅峰,可是明清战争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让战争的烈度和破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仅在伊斯坦布尔,在法国、荷兰、德意志、波兰以及一切后来明清的战场上,战争的毁灭令一代人记忆犹新
第698章 承麟之策
“为何局势糜烂如此之快,不是说我大清虎贲精锐,莫能可当吗”费扬古脸色阴沉,怒不可遏。
可渡过了最初的暴怒之后,费扬古就不再以摔东西、搞破坏,乃至处决大臣这样的手段来排解心中的怒气了,因为于事无补。
招来一个太监,费扬古问道:“承麟还没有出发吗战事都已经这样紧迫了,他居然还留在莫京。”
太监回道:“皇上,麟帅仍在莫京。不过麟帅整日辛劳,处理军中事务,听人说都已经两夜未合眼了。”
费扬古气结:“他操劳有什么用,他在前线才能管用,他一定是因为朕之前将他软禁,心有怨怼,所以才故意如此”
太监不敢回话,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费扬古这个乾隆皇帝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因为害怕承麟功高震主,无罪而拘之,现在因为战争紧迫,西清有亡国之忧,又赶紧把承麟请出来,拜将护国大将军,就算是礼数和脸面都顾上了,可是毕竟已经伤了贤良忠臣之心,想要找补回来,不容易了。
太监只得说:“奴这便去催促麟帅,早日启程。”
费扬古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把承麟抓起来一次,因为费扬古也算是终于看清了,什么无敌大清都是狗屁,那些一贯吹自己能拳打大明装甲师,脚踩陆战队的那些,现在一个个都被明军打得屁滚尿流,只有承麟说打不过,才是一个真心人。
他也不由心里暗叹:“果然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吗,承麟是个大大的忠臣啊,看来真的是朕错疑了他。”
“快去吧。”费扬古对那太监道。
然而等太监走后,费扬古又觉得心绪不平。现在西清帝国是个四处漏风的破房子,明军从各地出兵攻打,就算承麟能够挽回一面的败局,那么其他面怎么办呢
费扬古想着想着,过去了很久,那太监又返回来了。
“皇上,大喜麟帅言,明日一早便飞赴前线”
费扬古精神一振,问道:“麟帅欲何如”
太监忙道:“麟帅托奴带回来一封上书,请陛下过目。”
“快呈上来”
太监小意地将一封折子交给了费扬古,在大明这种上书的方式早就没有了。现在一般大明的公务人员都没有向太平宫直接上书的权利,因为实质上太平宫不是行政机构,真正的行政者是理政院,呈交给太平宫的一般是理政院的各种报告,或者是总理大臣以及阁臣们的信件,这种信件也不是手写了,而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直接电传给太平宫。
费扬古一目十行看着承麟的这封上书,心中也是震动。
“承麟真乃我大清无双将帅”
承麟的这封简短的上书,内容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
大明纠集起各国军队,加上自己的兵马,总计有三百余万,而且这还不是明军的极限,如果有必要的话,明军还能继续扩充军力,因为他们具备这样的战争潜力,反观西清帝国却已经基本上极限压榨自己的人力了,战争开始严重影响经济生活,所以拼底子清军拼不过明军。
基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