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毕竟此时南明太子朱慈煊入粤,反清声势大涨,不将其扼杀是不行的。鳌拜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灭明之事。
此时尚不到鳌拜的气焰到最巅峰的时候,但是整个朝廷已经纳于鳌拜的控制之下,不管是宗室还是勋贵,在面对鳌拜的时候都要矮一头,低声下气。
“如今汉人仍旧在南方闹腾,那朱慈煊和李定国各自起事,怀有不轨之心的汉人也蠢蠢欲动,国朝不安,不狠狠地杀他几回,这些汉人怕是不知道什么叫老实。”鳌拜的话可谓是开宗明义了,从当年关外一路打过来今天,鳌拜见过了太多怯懦无用的明朝将领,叛国者和小人无数,令鳌拜压根就看不起这些汉人。
安亲王岳乐是在满清宗室中较有能力的,当初也被顺治所倚重,甚至顺治一度想要将皇位传给岳乐。鳌拜掌权之后,岳乐相对比较恭顺,极力迎合鳌拜,所以在以政大臣中算是还有些影响力。
岳乐小心地对鳌拜道:“如今圣朝初兴,正是安定人心之际,恩威并行才是王道。之所以南方许多汉人人心难归,跟早先杀戮太甚,使之充满仇恨有关。而且我八旗子弟入关以来连年作战,当年的老卒现在已经不剩下几个了。我满洲人毕竟人丁不及汉人兴旺,多年消耗人口,非我大清之福,为今之计,还该是以汉制汉为主。”
鳌拜哼了一声,说道:“汉人又怎能相信”
岳乐则道:“反复投降的墙头草是不行,不过当年入关随龙的老人,入了汉军旗的那些,却是可以一用的。两藩是绝不可能投靠朱慈煊的,朱慈煊恐怕得了尚耿二人,挫骨扬灰都不够。至于其他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该是启用一些有能力的汉将,拔擢汉官,与南明一战。”
鳌拜也不是不知道如今满洲八旗的情况并不好,入关之后八旗战斗力退化非常快。各地的驻防八旗流连于烟花之地,已经逐渐转变为后世印象中提笼遛鸟的二世祖类型了。
“汉军是要用,绿营兵为主,不过没有八旗子弟作为主心骨,这军队也用不好。穆里玛,着你带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五千,另统帅江浙荆楚绿营兵力,下岭南讨平朱慈煊,可行否”
穆里玛是鳌拜的亲弟,也算是很有能力。如今鳌拜的瓜尔佳氏权势滔天,在四川有他兄长卓布泰领兵攻打李定国,现在鳌拜又要派他的弟弟穆里玛去打南明太子,明显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这份平明战功,都要他一家人吞掉。
岳乐微微皱眉,但是却不敢让鳌拜看到,他提议道:“南方情况复杂,反抗朝廷的叛逆有许多,是否请洪承畴再出山,负责经略南方七省,彻底地平息战乱”
洪承畴已经于去年疏乞休致,这老汉奸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但是像岳乐一样脑袋还有些清醒的野猪皮,知道清军入关甚至最终坐稳天下,洪承畴的作用是巨大的。
鳌拜则冷笑道:“若大学士真的有通天之能,便不会让南明逆党死灰复燃了。不过安亲王既然觉得有必要,那么再征召他辅佐穆里玛也未尝不可。”
岳乐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略有担忧,他道:“朱慈煊此次冒起极快,传闻有什么当年郑和遗部下西洋在海外建立的方国之助,洪承畴老成持重,当可探听清楚局面,再做行动。如今朝廷的财政也是紧张,连年打仗下去,恐怕八旗都要养活不起了。”
“哪怕什么,多杀些汉人,抢掠就好”鳌拜理所当然地道。
108 经略南方
却说鳌拜最终愿意重新启用洪承畴,背后还有玄烨的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推力。这位并未垂帘听政但是在清廷享有重要地位的女性,身份超然,就算连鳌拜也不敢轻易忽视,索尼等老臣是紧密跟孝庄站队的,孝庄的一道懿旨也决定了洪承畴第二次经略南方的开始。
原本鳌拜想要委任的弟弟穆里玛反而不能做所有的主,得跟洪承畴的幕府商量着来。
洪承畴此时已经垂垂老矣,这位古今中外驰名的大汉奸在离开京城的时候,他的儿子洪士铭出郭送行。
洪承畴望着京城高耸巍峨的城墙,叹道:“此行南方,恐怕此生再无幸履京畿。”
洪士铭连忙道:“父亲何出此言,您老人家当年出马已经平定南方,这次出马,一样马到功成。”
洪承畴已经须发皆白,甚至走路都有一些颤颤巍巍,他毕竟已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自己都已经可以预感到时日不久。
“如果真的平定时局,就不会走现在这一遭了。本来为父已然致仕,只求安享残年,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被圣母皇太后所召,再度南行。”
洪承畴这一辈子其实都是清廷的一条狗,虽然他的方略、他的谋划实际上比起八旗的千军万马都要有效,但终究比不上那些宗室、勋贵们。而面对坐在宫中那位来自科尔沁的贵人,洪承畴更只能予取予求。
外面都有传闻,此处不表。
洪承畴的身边跟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此人名叫周昌,早年经战乱流离,后来依附权贵来京。洪承畴有次见到此人,与其对答,发现此人颇有才气,虽无经世之国之大才,但好奇谋,也堪一用。原本洪承畴已经致仕,无意栽培些新人,不过这一次洪承畴再赴南方,自然也启用了一些人才,其中就包括这个周昌。
洪承畴有意考校周昌,问道:“培公,此次南征,南明太子朱慈煊借所谓澳洲兵,以坚船利炮破广东,撼动半壁江山,你有何平乱之见”
周昌欠身行礼,对答道:“明公,所谓起海外郑和遗族,借得坚船利炮,恐怕都是虚言,如真的有郑和遗部在海外建国,为何这个时候才冒出来,至于行军打仗靠得不仅仅是火铳大炮,关键还是看战略格局。如今南明起事,所依仗的实际上还是那些不归心的前朝遗老遗少。李定国在滇,朱慈煊在粤,郑成功在闽,实际上已经是对朝廷非常不利的局面。
如两藩被朱慈煊或李定国击败,朱李河流于桂,东并郑贼于闽,在西南至东南连成一片,郑家有通海之利,前番海上袭击南京,虽未全功,但震撼朝廷;朱慈煊有广东之富饶,有广西之狼兵;兼李定国控扼西南滇缅为后方,则明清两分对峙的局面,可能持续下去。”
洪承畴微微颔首:“依你之见,情况居然如此之糟糕吗”
周昌道:“只怕,比原本更糟糕。李定国世之良将,如今灭平西王,经营滇中,有兵马四五万,而朱慈煊虽然不过一稚子,却有前明之旗号,仍有吸